“地球心跳”已持续60年,每26秒震动一次,地球是沉睡的生物?
1889年美国工程师特斯拉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了地球的共振频率接近八赫兹;1952年德国科学家舒曼将其确定到了7.83赫兹;1996年美国地质学家奥利弗探测到了一个周期为26秒的微型地震。随着科技的不断提升,人类对地震波的测试灵敏度也越来越高,从已知的地震波数据表明,26秒地震是全球性的,在各个观测站都能接收到,...
张良雨等-JGR-SE:提出地壳结构探测新方法—Pn波接收函数
目前的天然地震转换波方法(远震接收函数)频率低(<3.0Hz),而震中距为5°-15°的Pn波频率可以高达20Hz以上,该频率的Pn波接收函数在40公里以浅的横向和垂向分辨率分别为1-3公里和0.2公里,非常接近深地震反射的探测水平。因此,该方法有望成开展造山带精细结构、大型成矿带和大型地震带地壳精细结构探测的“利器”。
...基于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器的冰川微地震监测和地震波传播研究
结合地震仪记录分析,可以看到地表冰震记录以10-50Hz为主,振动轨迹为逆进椭圆的Rayleigh波,而冰川粘滑事件信号频率较高,且以P波和S波信号为主,缺乏显著的Rayleigh信号。实际上,DAS的有效频带可以高达数千赫兹,而作者却发现,相比于地震仪记录,DAS记录中信号在100-200Hz以上逐渐变弱,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地震仪与光缆之间...
人民日报新知:能量频率与深度呈正相关性
主要释放中高频率的能量(如0.1到0.4赫兹),同时伴随着较大的断层移动量,余震也主要集中在该区域;深度约在35—45公里范围的俯冲板块较深部位,是高频能量(如高于0.4赫兹)释放的主要区域,在地震破裂中移动量一般较小,一般难以产生大的地震。
震一震就能找到石油?中国可控震源车,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这辆车在国际上率先突破了低频地震信号激发的技术瓶颈,采用新型液压伺服系统与振动器结构设计,实现了1.5Hz-160Hz线性宽频地震信号激发,成为国际上首个规模化应用的高精度宽频可控震源。比如它的轮胎宽度达到1米,重量0.75吨,车上的大锤子也有5.9吨。尤其是可控震源的核心组件-伺服阀,它可以直接驱动机器在一定频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