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赞美松树,吟诵一首七律,描写生动,最后两句卒章显志
范仲淹乃是北宋初期的一代名相,他深谋远虑,具有将帅之才,其文学才华也深受后世崇敬。元好问就曾称赞他当百姓时堪为名士,在边境时则为名将,在朝堂行走时又为肱骨之臣。范仲淹在担任苏州太守时经常忘我地工作,并竭尽全力地为百姓谋福利,也让这个古城变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过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就会不时...
“江南”是如何建构出来的?
▲苏州姑苏阊门。图源:图虫创意江南的教育,兴起一股崇文重教之风。北宋有位教育家叫胡瑗,他年少成名,被誉为奇才,却七次应试不中,便在40岁那年放弃科举,返回故乡泰州干起了“教培”,靠讲授经学度日。名臣范仲淹到江南为官,听说胡瑗的名声,请他到苏州开办郡学,担任教席,也就是主讲老师,范仲淹还让自己的儿子...
苏州这些看似破旧的巷子,却暗藏惊喜,小隐于山水,大隐于市井
这是苏州最早的义庄。后来,在范氏义庄旧址上,建立起了景范中学,学校历史悠久,几经易名。1989年,正值范仲淹诞辰一千周年之际,为弘扬和传承范公精神,学校复名为景范中学。2、学士街这是传说中的苏州网红美食一条街,是苏州人的宵夜江湖。但是我一到达目的地,就被它的两旁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枕水人家给惊艳了。
文正本苏人——范仲淹与苏州府学碑刻拓片展在萧山举行
8月1日,“文正本苏人——范仲淹与苏州府学碑刻拓片展”在萧山博物馆举行。范仲淹,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被尊称为“文正公”。他的一生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著称。宋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在被贬出京后,移守乡郡姑苏,不仅兴修水利、开仓赈灾,还捐出南园宅地创办苏...
如果不是兄长说漏了嘴,范仲淹也许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秘密
是的,继父的养育之恩,恩重如山,他又怎能忘记?怎敢忘记?因此,就算朱氏哥哥们说话再难听,做事再过分,他也不能因此而责怪继父,甚至对继父产生怨言。有朝一日他出人头地,他一定要报答继父的养育之恩。范仲淹想到了母亲。今天听了母亲那段关于父亲死后、他们孤儿赛母被苏州范氏家族拒之门外、走投无路的母亲不得不...
观展攻略丨举业与产业——苏州二范家族的不同命运
因为同是生长于苏州,又都姓范,人们往往误以为范成大是范仲淹之后,甚至部分家谱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实则不然(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范成大的好友周必大在为其所作墓志铭中明确提到:虽谱牒不通,俱望高平派南阳之顺阳,盖鸱夷子苗裔也。今为郡之吴县人。这也就是说范成大与范仲淹属于同宗,均将范蠡视为先祖,但二人之间并无血缘联系。范成大...
范仲淹提出在苏州治水遭到朝廷众多阻挠,多次上书后方得以实施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其祖上为陕西邠州三水县(今陕西省旬邑县丈八寺镇太慈村),后迁居江南,为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宋真仁宗时,他武官曾任枢密副使,文官曾任参知政事,是一位出将入相,文武兼备的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千年前,范仲淹最后的日子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打卡全国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西馆
两件唐代三彩扁壶,出土于苏州。第三部分“往事千年,人间天堂”,介绍宋元时期的苏州。随着唐代中后期经济中心的转移,这一时期的苏州文教昌盛,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这件玉龟纽印,是一代名臣范仲淹的所用之物。范家原籍陕西邠州,唐末移居苏州,范仲淹也曾在苏州任职,留下了许多印记。
《孤舟》背后的抗战时光,顾希形原型竟是他?
“老子军”的名称取自北宋时期苏州名人范仲淹的“小范老子”之称谓。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主持对西夏防务,因其善于治军,西夏人尝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老子为西夏人对知州之尊称,大范指范仲淹前任范雍)。张一麐借“老子军”称谓以抒发效法先贤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