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为何叫庙?寺为何叫寺?寺和庙到底有什么区别?可别搞混淆了
天子七庙最阔绰,周朝称为“明堂。“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些天大的事,有时候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在祭拜祖宗的明堂中商讨,希望得到祖宗庇佑,所以庙堂也指朝廷。秦汉以后,天子的宗庙就叫“太庙”。出于统治需要,彰显出皇恩浩荡,后来有皇帝便将某些先贤,或者一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之人的神位,放入庙中供奉,这就叫...
在我国,寺为何叫寺,庙又为何叫庙?这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
再来看“庙”,它在古代的含义与现今的佛教寺庙大相径庭。《礼记》中记载:“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这说明在古代,庙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地方,其数量与地位直接相关。《说文解字》中也解释道:“庙,尊先祖皃也。”汉朝以后,庙的职能逐渐扩展,不仅祭祀祖先,还成为了祭祀鬼神的场所,同时也用于敕封、...
“寺”和“庙”不是一回事,作为炎黄子孙要知道,别再拜错了
君王可享有七座庙,而诸侯可修建五座庙。至于平民百姓,是不配拥有宗庙的。其中,帝王用来供奉先祖的祭祀场所称为“太庙”,天子驾崩后入太庙,会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庙号,高祖、太宗、高宗等都是常见的庙号。汉代以后,“庙”的作用开始延伸,平民百姓也能进庙参拜。并且,除了祭祀祖先外,人们还可以在庙中供奉与纪念历...
北京中轴线故事丨事死如生享太庙
《礼记·王制》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后代的宗庙祭祀制度,基本沿用周礼。天子的宗庙称太庙,公卿大臣的宗庙称家庙,庶人只能在宗族祠堂祭祖。太庙太庙是宗庙的最高等级,它的设置严格按照周代“左祖右社”的礼制,即太庙设在皇宫左侧,社稷坛设在皇宫右侧。之所以这样设置,一...
消失的庙号——明太宗:是谁把朱棣的庙号由明太宗改成了明成祖?
那既然朱祐杬有了帝号也成了皇帝一系,按照规矩就应该把他的神主牌位抬进太庙,但是在古代,太庙排序是有规矩制度的,古代礼制有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这就是说皇帝家族的太庙只能在正殿祭祀前七代祖宗。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一个王朝已经超过七代以上的皇帝怎么办?
二月二后方无年:正月初一到初七 古俗每天有讲究
古时候人们敬重祖先,祭祖也是正月初一的重要行事,既表敬意,也是希求祖先保佑(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一些人家会在新年悬挂祖先画像,称为喜神,陈设香蜡茶果,合家祭拜。也有一些人家会携带供品扫墓,称为上年坟。至亲上门拜访,也会先拜喜神。喜神至少会悬挂三天,有时会长达十五天。在这个节庆的日子,人们借助祭拜喜神,回顾了彼此之间的血缘,...
牛敬飞:北魏庙制问题再探
二是《丧服》郑注似有意区分“太祖”、“始祖”,但郑注《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则曰“此周制,七者,大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大祖,后稷”。综合二注则周之“始祖”、“太祖”便同为后稷。郑玄如此模糊处理“始祖”、“太祖”并非疏忽,实有其思想背景。“始祖”一词...
宫殿、坛庙、陵墓,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介绍
古代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有三项: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天坛、社稷坛、太庙;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它们都各有自己的形制演变。明堂: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汉长安南郊的明堂辟雍,是早期的大型建筑遗存。
杨宇菲 | 流动的祖先:韩江上游合姓祠堂与流域贸易
韩江流域上游存在着密集分布于贸易通道上、祭祀两个及以上不同姓氏祖先的合姓祠堂现象,揭示了明清时期当地人如何通过再造祖先来建立地缘和血缘共同体的文化实践逻辑。从居屋中的家神祖先到祠堂中的宗族祖先,“祖先”文化意义的流动体现了流域贸易、山地开发、国家进入三者紧密联系的历史过程。通过联结贸易网络的“流动的祖...
甘肃河西七月十五举行祭祖仪式 隆重程度堪比春节
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七月十五祭祖糅合了传统儒家思想、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节日。《礼记》中有记载,七月日至,可以有事于祖,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农作物成熟之时,皇帝选在此时向祖先献祭,一是报答上天庇佑,同时祈祷来年土地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