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道金智能制造申请锂电池硅氧负极材料的制备系统专利,提高沉积...
金融界2024年10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道金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锂电池硅氧负极材料的制备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118814138A,申请日期为2024年9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适用于锂电子电池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硅氧负极材料的制备系统,包括化学气相沉积装置;化学气相沉积...
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在印尼投产 成首个业内海外投产运营基地
锂离子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正负极材料都属于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成分。作为在深圳市光明区成长起来的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军企业,贝特瑞的业务板块包括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和先进新材料,主要产品涵盖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及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等,这些材料是制造新能源汽...
理想负极材料!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都已布局硅基...
车企方面,上汽智己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掺硅补锂”电池的定型车;广汽埃安发布了搭载海绵硅负极电池、续航1000公里的车型;奔驰计划将于2024年底推出采用负极硅基锂电池的EQG车型,2025年推出G-Class车型,采用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通过使用硅基负极,能量密度比石墨负极电池高20%-40%。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报道称特斯...
突破300Wh/kg利器,硅碳负极产业化大提速
比如,上汽智己搭载的宁德时代的掺硅补锂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300Wh/kg以上;蔚来汽车发布150kWh电池包,采用无机预锂化硅碳负极技术,电芯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据业内人士透露,硅基负极材料主要有硅碳和硅氧两种技术方向。目前硅氧技术成熟但上限低,“主要局限在于首次充放电效率和能量密度(克容量的上限相对较低)”...
量产在即!锂电池的“硅负极”时代
锂电池的“硅负极”时代硅碳负极电池,电池里的新秀,它能否开启电池新革命?对此某券商强烈推荐当下应该关注硅碳负极。从产业背景层面:2023年产业链的重心在降本,24年更多的重心从“降本”逐步转移至“增效”上,以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芯为代表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芯标配硅碳负极,高性能电芯持续推进夯实其全球...
华夏储说14丨突破锂电池能量瓶颈,硅碳负极材料在艰难突破中应用加速
核心提示:《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2025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目前我国及全球锂电池发展已走到技术的尽头,现今广泛使用的石墨负极材料,其容量发挥已接近其理论比容量(372mAh/g),限制其进一步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具有更高比容量的负极材料(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我国锂电池行业已步入成长期,新能源汽车,电力及工商、家庭等储能...
电厂| 使用更久、体积更小,智能手机公司押注硅碳负极电池
在2021年前后,智能手机厂商也曾通过与ATL合作,短暂掀起过一波通过采用硅氧负极电池技术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解决方案,包括小米等厂商已经在当年的旗舰手机系列上得到应用,但这一技术路线最终并未成为主流选择。据长期关注硅碳负极电池领域的分析师介绍,硅氧负极电池技术相对成熟但上限较低,长期来看并没有如同硅碳负...
硅碳负极材料:从材料科学到资本市场,绕不开的电池技术革新
新型气相沉积硅碳负极材料,是一种在多孔碳材料骨架内部均匀沉积硅纳米颗粒后得到的锂电池负极材料。相较传统硅氧、研磨硅碳等高比容负极材料,使用气相沉积硅碳后,电池的首圈效率、能量密度、循环性能、电芯膨胀等性能均有明显提升。同时,气相沉积硅碳在未来也有显著的成本下降空间及较成熟的产业化量产条件,因此,已成为...
硅基负极渗透率趋升 杉杉股份硅氧和新一代硅碳产品实现双突破
杉杉股份(600884.SH)的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全部建成后可年产4万吨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预计年产值100亿元。该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硅基负极产品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持续获得海内外客户认可,实现批量供应,其中硅氧产品已在动力和电动工具市场实现批量应用。
锂电池全球霸主,连续11年全球第一,特斯拉、宁德时代核心供应商
行业最为常见的硅基负极材料,主要有硅氧复合负极材料、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硅基合金负极材料这三大类,进步还是非常明显的。随着2024年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进入决战阶段,更加适合高压快充趋势的硅基负极成为锂电池新一代负极材料,已经是各大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厂商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