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鲁迅
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目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鬼〖目夹〗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
鲁迅是一位有自觉空间意识的作家
天空在高处,象征着掌握权力的统治者。而这个空间的整体感亦十分明显,是包含中国各阶层的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鲁迅自己也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乡野的空间具有较多的自然属性,而都市的空间被政治化的程度更深。“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惜墨如金的鲁迅笔下,一篇短文的开头...
那句著名的“废话”在说什么?——读《秋夜》
先生惯用象征手法,赋予秋夜后园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代表不同类型的社会人物。在孤寂中,先生只看到枣树在与黑恶势力抗争,而其他的战斗力量却还没有出现。其他的力量似乎还在沉默中,还在麻木中,还在“呆”中,需要“呐喊”以唤醒,需要用“药”来医治。第四种是“强调枣树说”。我们上学的时候,肯定经历过这样的...
真正厉害的人,家门口都种着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在我们身边,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有许多枣树。这些枣树并不起眼,但是它们内敛低调,坚韧顽强,默默无闻,是老百姓独特精神风貌的象征。它们低调沉稳,而且“四不争”(不争阳光、不争水分、不争肥料、不争空间)。可即使它们四不争,它们却也能开出繁密的枣树花,结出甜甜蜜蜜的枣子。这样的人,难道不像我们家里的父母...
品读《秋夜》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秋夜》,一开篇就很特别:“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者不说有两株枣树,而是一株一株的述说,类似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枣树”。突出了作为个体的枣树那伟岸不屈的孤独战斗者的形象,寓含着作者孤军作战、坚韧不拔的内心情怀。
南大文学课|鲁迅不仅有两株“枣树”,还有丁香和广玉兰
1924年9月,鲁迅在散文《秋夜》中写了两株枣树;1925年4月,鲁迅在北京种植两株白丁香;而鲁迅17岁时在南京求学的江南水师学堂里,种有两株广玉兰……似乎总有“两株树”如影随形,贯穿了鲁迅的一生(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7月22日,在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文学营中,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卫威从“两棵树”讲起,带领100多名中...
后院的《秋夜》
院里还有极细小的粉红花儿,没错儿,就是鲁迅搬来后创作的第一篇散文诗《秋夜》里的小粉红花。那个著名的开头,想必大家都能背诵,“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两株枣树,后来被鲁迅的邻居砍去了。1950年代和1970年代分别补种过两次,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保留到现在。他们...
西三条胡同的枣树|微观鲁迅
归来后的印象,是觉得熄灭了通红的灯光,坐在那间一面满镶玻璃的室中时,是时而听雨声的淅沥,时而窥月光的清幽,当枣树发叶结实的时候,则领略它微风振枝,熟果坠地,还有鸡声喔喔,四时不绝。”许广平信中“当枣树发叶结实的时候”应该是阅读《秋夜》之后的展望想象之词,否则,北京的四月春寒料峭,离枣树发芽尚远,断...
那些传说中鲁迅先生说过的名言
这段话很鲁迅,就像那句著名的“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关于枣树的这句话确实是鲁迅所写,出自《秋夜》。这句话以看似重复的表述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意境。它以一种看似平淡却又充满深意的方式,展现出一种孤独、单调的景象,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孤独、重复、生命状态等多方面的思考。
1924年9月: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在《秋夜》中,鲁迅灵活运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天空”暗指欺压民众的反动势力,以“枣树”象征抵抗恶势力的勇士,以“小飞虫”代指因救国无路而陷入迷茫的青年。在鲁迅的笔下,“高而怪”的天空受到枣树“回击”后惴惴不安,恰如压迫民众的反动势力在革命大潮冲击下窘态毕现;小飞虫为追求光明不惜献出生命,恰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