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西安之行,鲁迅为什么失望了?
鲁迅的北大学生中有一位叫王捷三,恰好是陕西人,觉得鲁迅很重要,给傅铜写信,建议邀请他到西安讲学。傅铜同意了,并让王捷三负责北京地区的接洽工作。此时的鲁迅正处在人生的微妙时期。前一年,1923年8月,他被弟弟周作人从家里赶出来,坊间传闻是“偷看弟媳洗澡”,至今未有定论,是一件历史谜案。之后,鲁迅花费800...
鲁迅:其实我是一名诗人,我一生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诗人对秋夜所见所感的抒写,刻画了枣树敢于正视现实、敢于反抗恶势力的战斗精神,表达了对恶势力的憎恶和鄙视、对弱小的被压迫者的同情,以及对追求光明的斗争者的赞颂。世界上,万物都在斗争当中,哪个先放弃哪个就先被淘汰,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不是世间太残酷,而是自己太懦弱,只要不轻言放弃,努力坚持到最后一,就会...
为什么鲁迅的文章陆续退出语文教材?
《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什么不直接写有两棵枣树?反正问得最多的就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真是莫名其妙,我又不是鲁迅肚子里的蛔虫,我哪里知道啊!老师把问题逐个抛出来,鼓励大家积极发言,最后讨论来讨论去,终于等来老师公布正确答案了。她会...
南大文学课|鲁迅不仅有两株“枣树”,还有丁香和广玉兰
1924年9月,鲁迅在散文《秋夜》中写了两株枣树;1925年4月,鲁迅在北京种植两株白丁香;而鲁迅17岁时在南京求学的江南水师学堂里,种有两株广玉兰……似乎总有“两株树”如影随形,贯穿了鲁迅的一生。7月22日,在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文学营中,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卫威从“两棵树”讲起,带领100多名中...
为什么鲁迅的文章会陆续退出语文教材?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什么不直接写有两棵枣树?反正问得最多的就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深层次的含义。真是莫名其妙,我又不是鲁迅肚子里的蛔虫,我哪里知道啊!老师把问题逐个抛出来,鼓励大家积极发言,最后讨论来讨论去,终于等来老师公布正确答案了。她会...
鲁迅“两株枣树”、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遭吐槽,但这个错误无人说
这是出自鲁迅的文章《秋夜》(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原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为基础教育扎实的中国学生来说,一眼就可看出“端倪”,鲁迅先生这是写了病句啊,后来经过老师指正,我们才知道这并非真的病句,要根据现场环境和鲁迅先生所处的社会状况,揣摩一番才能找到原因。
那句著名的“废话”在说什么?——读《秋夜》
《秋夜》是鲁迅先生1924年9月15日创作的散文诗,最初发表在1924年12月1日《雨丝》周刊第三集,后被收录在散文集《野草》中。文章开篇就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一句著名的“废话”。说它是“废话”,确实有“废话”的重大“嫌疑”,因为直接写成“可以看到墙...
品读《秋夜》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秋夜》,一开篇就很特别:“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作者不说有两株枣树,而是一株一株的述说,类似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枣树”。突出了作为个体的枣树那伟岸不屈的孤独战斗者的形象,寓含着作者孤军作战、坚韧不拔的内心情怀。
文艺批评|阎晶明:“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写在《祝福》问世...
鲁迅的表达总是那样特别。他的小说用的是文学语言而非直白的表述,你也许觉得它们不够规范,却又分明能感受到那种别致和精妙,让人随时产生无尽的联想。《野草·秋夜》里的“两株枣树”说引发了无穷的、欢乐的解读。《祝福》又何尝不是呢。开头的第一句是,“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是怎么说的?可是它却分明“...
那些传说中鲁迅先生说过的名言
这段话很鲁迅,就像那句著名的“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关于枣树的这句话确实是鲁迅所写,出自《秋夜》。这句话以看似重复的表述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意境。它以一种看似平淡却又充满深意的方式,展现出一种孤独、单调的景象,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孤独、重复、生命状态等多方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