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详解中国古代政治格局与国家战略
本书用力最深的重要特点就是探索了枢纽地区的作用、分布与变化问题,它以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为主线,从军事地理学的视角,来解读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乃至现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与国家战略。
2024宋韵书单 | 史学家司马光的B面:管窥北宋政治
这两个特征使他的政治思想、政治举措与人生观有着普遍的一致性。
书单| 史海钩沉:11本书洞悉中国古代政治史
以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政治与宗教生活中,政教两界共同参与的各种重大事件的互动模式为线索,考察各阶段古格王国政教关系的时代特点、具体走势和关键环节,揭示10~13世纪西藏社会的世俗政治力量与宗教教派力量的权力关系的具体演进过程。魏晋政治与皇权传递权家玉著2019年12月出版ISBN:978-7-5201-5328-7本书围绕...
进击的王安石:强辩下的大宋变法
强辩既是王最重要的性格特征,也是他立身朝堂期间留给世人最显著的政治标签。围绕在王安石身边的那些知名新法派干将,如吕惠卿、章惇、曾布等,也皆在史料中呈现出咄咄逼人、利口轻肆、猖狂狡狯的论辩特征。这些史料记载,不能简单归结为政治对手的污蔑。毕竟熙宁以前、元祐之后同样政争频繁,可惟有熙宁、元丰时代的变法...
北宋漕运大部分时间都正常稳步发展,但末年随政治腐败而逐步没落
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到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是北宋漕运的缓慢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三河漕运,网开一面,漕额不减,弊端渐露。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由于“黄河岁漕益减耗,才运菽三十万石,岁创漕船,市材木,役牙前,劳费甚广。”所以北宋政府决定停止黄河漕运:“罢所运菽,减漕船三百艘,...
赵冬梅: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政治由仁义转向法家的关键所在
实践层面的政治转向关于北宋政治的法家转向,我把它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实践层面的转向,另一个是理论层面的转向(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在实践层面的转向,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施政方式,朝廷国家的施政方式从前期的“异论相搅”转向“定于一”,开创一种“国是”的新模式。这个新模式的特点就是排斥异己,群臣的异论空间被大大地压缩。二是政策...
观山水·读宋朝︱赵冬梅:北宋政治的法家转向
可是真正儒家政治讲究什么,讲究的是“不扰民”。举这两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僚,从宰相到底下那些特别能干的理财的官员,他们的工具性是大大增强了,工具性是相对于作为士大夫的政治理性而言。基于以上,我认为北宋政治发生了法家转向,从各个方面来看,从做法、说法到士大夫的政治风气,再到政策,各个...
赵氏家族的五代史——兼论五代军人集团盛衰的阶段特征
赵氏家族世代出仕的幽州镇,属于军事支配政治与社会的河朔藩镇。从安史之乱到唐末,河朔藩镇割据的格局已经持续了一个世纪,河朔地区因之具有了藩镇社会的典型特征——其一是藩镇军人、官僚的本地化。赵氏家族在幽州的仕宦、发迹,应该放在这一时代与地域背景下理解。赵朓的仕宦,按《宋史》所述,终于幽州的幽都县令...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特征
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包容性是中华民族发展形成的精神指引,今天,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就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的历史特征、发展规律,进而深入挖掘...
“横刀立马”辛弃疾
《宋史·辛弃疾传》以编年为序,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辛弃疾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南渡以后四十多年间所从事的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活动和主要业绩,甚至对他的性格、气节、交游、文学艺术方面的表现也多有涉及,因而是我叙写其事迹时的主要资据。《宋史》本传撰写辛弃疾生平,取材十分严谨公正,多依南宋国史上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