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崔铭教授揭秘: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交织|东坡大家讲
公元1037年,苏轼才出生时,王安石便已随父入京,其才华得到了欧阳修等人的赏识。1069年(熙宁四年),苏轼和弟弟苏辙守完父孝回到京城,王安石已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开启了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原本交往不多的两人,因这场变法而命运交织,关系在新旧党争中变得复杂。“在政治上,他们前期政见不合,是敌对的...
做苏东坡的弟弟是啥体验?为捞哥哥一路干到宰相,苏辙:我太难了
你不仅是我的弟弟,更是我人生旅途中的良友贤生。你的天资聪颖、清澈如泉,我由衷地为你感到自豪,并始终怀念我们之间的兄弟情深。在情深意浓的两心交汇间,彼此早已成为生命中分量最重的存在。因此,当苏辙此后奋不顾身地多次援救,哪怕是面对重重困境,也始终不离不弃,这种深沉的情感流露,使他最终成为了一个...
苏轼写给弟弟的另一首《水调歌头》,画面感超绝,字字深情缱绻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中秋节,彼时苏轼在密州任职,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对月怀人,他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祈愿,感动了后人上千年。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写完这首《水调歌头》后的第二年,苏轼便真的实现了词中的期望,与苏辙相见并共度了中秋。这次相聚是因为苏轼调任徐州,而苏...
苏轼:一生17次失宠、遭贬,却始终未丧命?朝廷有个二把手弟弟!
苏轼发蒙早,他识字也先于弟弟苏辙,弟弟开始识字学文后,苏轼主动充当起了小老师。可以说,他们在出生地四川眉山时,就有了“兄友弟恭”的儿时情。苏轼苏辙苏轼是天生的读书人,他学东西非常快,苏辙有任何疑惑时,他总能用三言两语让他“顿悟”。某种程度上,早年的苏轼是弟弟苏辙是老师,他们亦师亦友亦兄弟。苏轼...
做苏轼的弟弟是什么感觉?为了保护哥哥,苏辙一路干到了宰相之位
做苏轼的弟弟是什么感觉?为了保护哥哥,苏辙一路干到了宰相之位2024-05-1803:42:41农村金山呀广东举报0分享至0:00/0:00速度洗脑循环Error:Hlsisnotsupported.视频加载失败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农村金山呀16粉丝欣赏田园风光,分享农民生活,感受乡村风土人情和农家美食!12:...
苏轼与苏辙:与君世世为兄弟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之际,年届四十一的苏轼,自杭州调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已近两载,与胞弟苏辙已六年未得聚首(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银辉洒满人间,苏轼身在密州,心系国运,亦满怀对京华故里的深切向往。同时,对近在咫尺却难相见的弟弟苏辙,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汹涌。他举杯邀月,直至东方既白。此情此景,灵感迸发,...
中秋时节,浅谈苏轼与茶那些事儿
哪里的古语所云?单看本诗无从得知。但苏轼弟弟苏辙给出了答案。苏辙《和子瞻煎茶》:“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相传煎茶只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煎茶不煎水的旧法,原来出自西蜀。二人同声一气,不厌其烦,不吝其辞,夸赞西蜀煎茶之法。今日盛行之“瀹泡法”,仍秉持了煎水不煎茶的文化传统,从中也...
文史丨你被馋哭了吗?那些年,苏轼吃过的“馒头”
苏轼与苏辙小时候在学舍读书时,某年夏季的一天,突然天降大雨。苏轼与老乡程建用、杨尧咨以及弟弟苏辙坐在学舍中,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突然诗兴大发,便相约一起“联句”。“联句”是古人玩的一种接龙游戏,玩法很简单但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每人轮流做一句诗,串起来便可以凑成一首完整的诗。老乡程建用看见庭院里...
苏东坡的一生,也是自我治愈的一生
嘉祐六年(1061),苏轼任凤翔签判,与弟弟第一次别离。在经过渑池时,他写出那首《和子由渑池怀旧》,其中那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踏雪泥”,以“雪泥鸿爪”自勉的同时又勉励弟弟,唯人生如此无常和偶然,故更当珍惜。丙辰(1076)中秋,他在密州任上,写了那首让“余词尽废”的中秋怀人词《水调歌头》,送给...
苏东坡的最后一年
七月,苏轼举家离京南下,一路上,先到陈州(今河南淮阳)看望了当时在当地担任州学教授的弟弟苏辙一家,他也因反对新法而被外放。当年十月下旬,苏轼抵达扬州。在盛唐,这里可是全天下最繁华的都会。虽然300多年过去,扬州的地位大大衰落了,但仍是东南地区的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