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传入日本,为什么科举制却始终发展不起来
二、探究科举在日本的发展衰落从表面来看,科举在日本衰落的直接原因是科举制度的异化,失去了其人人平等、量才取士的精神内核,反而走向了以出身门第高下取才。“唯以历名推士,曾不问才之高下、人之劳逸”这一套本质上其实就是我国汉末魏晋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那一套选材办法,结果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度下欢喜的读书人,寒门也出将相
1、教育方面:科举制度提倡“唯才是举”,它的出现推动了崇文尚学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激励了读书人发奋勤学,为古代社会培育了大批有用的人才;教育是兴国之本,思想乃强国之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民整体文化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科举制度的出现,为读书人靠“知识改变命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它如同一座灯塔般...
“秀才”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说出来可别不信,别被影视剧误导了
所以说科举制度相当于帮助中国古代的普通老百姓打通了一条比较可靠的上升通道。能够让那些连吃不饱饭的老百姓,还能够在绝望中看到一丝希望。科举制度的出现,也确实极大的缓和了社会矛盾,让封建社会逐渐趋于稳定,这就是科举制度最大的功绩。只不过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识了字,那科举制度也就没有...
从财政史看国家危机:三个皇帝与财政的故事
一个是国家亲自出面从事商业活动赚取利润,这叫官营制。还有一个是许可制,即国家普遍地禁止,然后只允许特定的人在特定的环节从事商业活动,此时你买我的许可证,把钱给我,我就允许你去活动。税商最典型的税柄,就是盐。盐有的时候实行征税制。比如在北洋政府时候,中国实行征税制,放开民间经营盐业,国家在盐场征税。
文史丨中国古代官员达到什么品级,才能荫袭后代?
从社会层面来看,文臣荫子武职制度使大批浸染文风的缙绅子弟流入世袭武官队伍,对打破明代身份性职役管控、改善锦衣卫指挥人员结构、促进社群阶层流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锦衣卫中的文臣子弟作为跨文化群体,游走于文臣、武将之间,借助身份优势构建庇护并扩展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威的现象令人瞩目。但作为世袭优待的文臣荫子武职...
公元1002年:科举为什么发生基因突变?
第一个问题:科举制度可不是宋朝创立的啊(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中学历史课上我们就学过,科举创立于隋朝,那距离现在也400年了。一项考试制度,400年了,连基本的防作弊措施都不完善,各种大洞小眼,又不是真有什么跨不过去的技术门槛,唐朝皇帝为什么不补这些漏洞呢?而到了宋朝:你算算,从973年,宋太祖搞第一次殿试开始,到真宗朝采用“...
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新疆党委书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坚定不移聚焦总目标,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坚决打好反恐维稳"组合拳",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新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经济发展稳中有进。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9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92.09亿元...
中国有科举制度选拔官员,那中世纪欧洲靠什么选拔官员呢?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从隋唐开始一直到清代都承担着政府官吏的选拔。而中世纪的欧洲他们又靠什么选拔政府官吏呢?他们不需要选拔官吏!甚至说中世纪的欧洲没有官吏。欧洲中世纪开始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灭亡西罗马帝国并统治中世纪欧洲的不是什么大国,只是一群连国家都没有的蛮族部落。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社会动态与文化沉淀
在文化方面,科举制度的影响就更为明显。科举考试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对儒家经典的强调。因此,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儒家文化的普及和发展。长期以来,这种深入人心的教育方式使得中国社会的文化,特别是道德和伦理方面,得到了深化和强化。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科举制度可能对文化创新产生的阻碍。由于科举考试过于强调...
大历史|隋唐就有了科举考试,为何直到宋代,寒门子弟入仕才更容易
自此,宋代科举考试“专以试卷定高下”,从而保证了科举考试的相对公平。还需要补充的是:虽然进京赶考花费颇多,但对宋代的寒门子弟来说,这个问题却不难解决。一者,官方有时会给予一定“补贴”。朝廷曾发放过“公券”,考生凭此到官方指定驿站,可享受免费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