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温情的记忆:与文学大师共话家庭与人生
巴金先生的小说《家》,通过描写一个大家庭的矛盾和悲剧,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对个人自由和生命的压迫。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老师认为,《家》并非简单的家庭故事,而是一部借家庭隐喻社会的深刻作品,它强烈表达了巴金对旧式家庭以及背后社会制度的控诉,同时,寄托了他对新思想、新生活的渴望。小说以高家为背景,集中展现...
巴金诞辰120年|巴金如何谈论自己的作品?
“我的写作就是我的生活。”他对《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有独特的偏爱,曾说在这三部小说中“有我喜欢的东西”(尽管之后他的态度又有变化),坦言:“我从来不曾把我这个‘灵魂的一隅’打开给我的读者们看过,因为我觉得这完全是个人的事情。”《爱情的三部曲》是具有“私人性质”的作品,...
早一些把小说写出来
《家》初拟名为《春梦》,巴金曾说《春梦》这部小说,主要是写一个谨慎胆小的人不断遭遇不幸,最终走向毁灭,这便是巴金后来创作的“激流三部曲”(即《家》《秋》《春》)中高家大哥觉新的人生际遇。早在1928年11月,巴金在从法国回国的邮轮上,便产生了创作《春梦》的想法,打算将自己家的一些事情写进小说。1929...
巴金先生120岁|作为编辑的巴金
巴金究竟看了多少校样,现在无法统计,但他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时有言及,可窥一斑:“我生活还是一样地忙乱。最近忙着在校稿,《娜娜》《上尉女儿》《反抗者的话》等等都排出来了。……最近发排新书有下列数种:(一)袁俊译《吾土吾民》;(二)萧乾著《人生采访》;(三)冯至著《山水》。卞之琳的《窄门》不久也可付排...
“哪怕铺上千万朵鲜花,谎言也不会变成真理” | 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
巴金在朝鲜战场1958年巴金又一次走上街头散发传单很快,巴金责无旁贷写起了歌功颂德的文章,《大欢乐的日子》、《团圆》(即后来被改编成的《英雄儿女》),热烈的赞美与表态,是巴金创作世界和平题材作品的一个特色。他觉得新社会对共产主义的宣传,没有失业,没有痛苦,也让他真心地激动。巴金是要坚持写作,但他不...
巴金,不曾远去的“激流”|天府新视界
往往看上一两段话,他的作品就能被准确识别,因为巴金把文学创作视为个人强烈情感的释放,更视为崇高理想的寄托(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家》中觉慧对封建家庭的激烈反抗,乃至最终的出走,何尝不是告诉新旧交替时代的读者,要勇敢挣脱旧思想、旧观念、旧制度的束缚,去闯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
经典作家|巴金家族小说中的“家”与“城”
在巴金数十年间的创作中,无论风格如何变化,“家”和“城”都是他写作内容的“常态”。尤其是在“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等几部家族小说中,巴金不仅着重描绘家庭,也聚焦城市生活。而“家”与“城”也可以成为我们重释巴金作品的一种思路和方法。《家》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憩园》《寒夜》等作品写于20...
让生命开花: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巴金
从在法国创作的第一篇小说《灭亡》开始,巴金的文学创作就一直致力于社会批判,试图改造不合理的制度和旧的传统观念,控诉、揭露专制和黑暗,追求光明和自由。因此他的写作拒绝无病呻吟,每篇文章都是“有所为而写作”,他始终关注的问题是怎样生活得更好,或者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或者怎样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所...
巴金:让生命开花
从在法国创作的第一篇小说《灭亡》开始,巴金的文学创作就一直致力于社会批判,试图改造不合理的制度和旧的传统观念,控诉、揭露专制和黑暗,追求光明和自由。因此他的写作拒绝无病呻吟,每篇文章都是“有所为而写作”,他始终关注的问题是怎样生活得更好,或者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或者怎样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所...
[光明日报]王秀涛:巴金:让生命开花
从在法国创作的第一篇小说《灭亡》开始,巴金的文学创作就一直致力于社会批判,试图改造不合理的制度和旧的传统观念,控诉、揭露专制和黑暗,追求光明和自由。因此他的写作拒绝无病呻吟,每篇文章都是“有所为而写作”,他始终关注的问题是怎样生活得更好,或者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或者怎样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