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徒”贝森特担任美国财政部长,专家:他可能不会延续对华接触政策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北师港浸大)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赵晓斌认为,贝森特的背景,使他的政策与其他主张同中国接触的华尔街银行家有所不同。“索罗斯长期以来对中国投资持悲观看法。因此,可以合理地推测,(其门徒)贝森特不会继续拜登政府的对华接触政策。”拜登政府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过去也曾担任...
德媒:美国越咄咄逼人,中国就越有吸引力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了广泛的科技制裁,并敦促盟友加入其中。北京批评美国想要阻止中国崛起。肯尼迪表示,未来美国说服其他国家效仿自己的做法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德国社民党议会党团外交政策发言人尼尔斯·施密德对本报记者表示,欧洲“不会被迫采取非常激进的对华政策”,由于“经济上的相互联系”,欧洲人无法做到这...
长串炮轰后大谈“接触”,彭斯“美对华政策演讲”释放什么信号
彭斯第一次有关中国问题的重要讲话是在2018年10月4日,当时他在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严厉批评北京,称中国在贸易问题上采取不公平政策,指责中国安全机构掌握了大量窃取美国科技的能力,还要求很多想在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公司交出他们的商业秘密。美国舆论认为,彭斯那次演说确定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鹰派论调”。
一边赞扬中国,一边接触美国,伊朗新任总统外交政策充满不确定性
首先是和西方的接触以及解除制裁的努力目前还局限在外交手段,并没有明确其他领域的同西方合作的计划;其次,即便伊朗开始同西方进行接触,也不会落下和中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就是定性,将中国定义为友好国家,也是对中伊两国关系目前发展的肯定。长期以来,伊朗的外交环境过于恶劣,西方制裁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伊朗...
美前外交官曾坦言:质疑对华接触政策的美国人很狭隘
科教兴国”战略后,21世纪的我们正快步迈向创新型国家,我国的科技发展也会越来越好,在世界舞台上的分量也会越来越重。参考资料傅立民接受《环球时报》专访:质疑对华接触政策的美国人很狭隘2、50年前,他们见证“改变世界的一周”——专访尼克松访华随行官员3.中共党史视角下的中国科技发展(1978-2021)
中东睿评|中国对巴勒斯坦政策:一以贯之的支持和顺应时势的调整(上)
本文拟对中国对巴以问题政策的历史作简要梳理,以全面认识中国对巴以问题的公正立场和政策(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中东政策主要是从反帝反殖和加强亚非团结出发,支持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恢复民族权利的斗争,谴责帝国主义和以色列的侵略行径,拒绝与以色列发展任何关系。在1956年、1967年和197...
苏晓晖:美国对华政策呈现三个新特点
202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苏晓晖认为,美国国内的政治漩涡很可能进一步影响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美国政府、高层想要做些事情,可能会受到束缚,难以施展。但要保持两个大国的稳定,已有的工作机制、工作组等沟通交流渠道就会发挥重要作用。第三,接触中遏制中国。苏晓晖认为,美国对华政策既有正面变化,也有负面变化。美国...
中国为何难以产生“美国通”?
官方政策研究部门、国家智库系统、高校人文社科大类中(涉及政治学、国际关系、经济金融、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涉及美国研究的机构和人员,因为其拥有涉美研究的学术积累和学术声誉,加之所在工作平台的权威性加持,在理论上应是中国的“美国通”最为集中产出的区域,如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美国所、...
欧洲集体“右转”,德法意荷究竟如何对华“各怀鬼胎”?
法国对中国的态度趋于现实。2017年上任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寻求对中国采取更复杂和“少些天真”的态度。尽管美国对华地缘竞争加强,马克龙继续追求建设性的“接触”政策;然而,法国其他部门和党派的担忧加剧,导致政策容易在国内出现对立。在外界眼中,当前法国对华立场容易产生误解,常常引起了友邦的困惑。
共和党党纲草案如何暗示对华政策的变化?
应该在这种优势的基础上重新采取对华“接触”政策,确立对于国际秩序的主导地位;“竞争派”认为,美国应该保持过去四年的对华政策,巩固已经取得的战略优势,致力于推动实现中美竞争的长期目标;“速胜派”则认为,美国应该在战略优势的基础上推动对华“新冷战”,立即采取更加全方位的、严厉的对华打压政策,让中国重蹈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