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高分攻略,高考生高分逆袭必读!
①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②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③修辞标志法:...
山西省2025届高三部分学校联考11月期中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结合上文看,要仿写的句子应该与“像一枝毛茸茸的小草穗头”“像一支轻飘飘的羽毛”一样,都是“像+数量词+形容词+名词”的形式,并且使用通感的修辞,将听觉感受转化为其他感官感觉,二者具有相似点。从语意上看,依旧是突出声音的“柔媚”的特征,如“像一团软蓬蓬的毛线”“像一抹悠悠然的晨雾”“像一丝软绵绵的...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新2)|大雁|翻译|安徒生|伊索寓言|寓言...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②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③非学无以广才(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增长)④非志无以成学(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五、朗读停顿: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个句子中,每个分句只划一次。)1.夫/君子之行,...
浙传初试成绩已出!这份综合素质测试真题及答案收好了!
D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18.下列词语中内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D)A翌日(yi)蚌埠(beng)哽咽(ye)文绉绉(zou)B谄媚(xian)窈窕(yao)佚名(yi)C葳蕤(rui)重研(yan)嫡亲(di)相形见绌(chu)D调羹(geng)解...
【中考语文】 词语(成语)使用
分析淋漓:畅快。形容非常痛快。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这里用来形容手机的作用不恰当。8.老王这个人是个远近闻名的评书迷,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听起来竟忘了吃饭和睡觉。分析神:神妙。化:化境,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技艺达到了极其高超的境界。句中用以指...
央视解说都会犯的错误,也是学生考试失分的大项!
成语,在很多孩子的眼中都是“高大上”的存在,想要学习却力不从心(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盲目总结各种AABB、AABC……有的甚至背诵成语词典,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却收效甚微。其实用好成语,绝不只在背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理解。《中国成语大会》这样描述:成语所承载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和厚重,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表达着...
一轮复习文言文宝典:120个文言实词词义推导+成语助记+部编教材常...
成语助记事半功倍:倍:加倍。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倍道而行:倍:加倍;道:行程。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弃义倍信:倍:通“背”,背叛,违背。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5.本词义推导:“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
备战省考 | 快背!这50组高频成语在省考中经常考!
原指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流行。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另指,对一些霸道事物的不满的形容词。30.莫衷一是莫:不能;衷:折衷,断定;是:对。意思是不知哪个是正确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31.历久弥新弥:更加(同欲盖弥彰的弥);新:视不同语境而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如与...
行测言语理解成语积累之“界限”我清楚
“荒谬”指极端错误,强调非常不合情理,而非偏向一方,填入此处与句意不符,排除A。“偏颇”指的是偏向一方,不公平,不公正;“片面”指单方面的,不全面的;“极端”指事物发展的顶端状态。这三个词均可以指学者的观点偏向一方,保留。第二空,由“即”可知,所填词语与前文“有人主张.也有人主张.”两种完全不同...
【国考冲刺】言语理解最强答题技巧!(附100个常考成语)
关键词法关键词是指句子或文段中存在的能够对理解其内容有重要作用,并对找出题目答案有帮助的字或词。1、抓高频实词要抓住在文段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也包括与它内涵相同的词,这样的词可能告诉我们该文段谈论的对象是什么所以大家在做片段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出现频率高的实词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