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法治|再论正当防卫制度:法律人要让冰冷的法条温暖人心
同理,在《第二十条》中,公交车司机见义勇为打伤流氓被判三年,无论检察官按照怎样的法律逻辑解释其行为有罪,都违背情理,无法得到当事人的信服。类似机械按照法律逻辑的判决,反而会损害法律的生命力。其结果要么是出现法律与民意的对立局面,形成大量的法外纠纷解决机制(如上访),要么是形成法律对社会美德的压制,如“...
...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特别从宽制度的功能界分 | 政治与法律...
首先,论者使“出罪”概念涵盖了实体性无罪(已构成犯罪但免予刑事处罚)和程序性无罪(已构成犯罪但不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使“出罪”名不副实,毕竟行为人此时已经构成犯罪。其次,论者将“报应和预防必要性的缺失”与“需罚性”等同视之,但后者本来只考虑预防必要性,并不包含前者中的报应元素。最后,尽管行为犯和抽象...
论法的精神|徐静村:一辈子研究刑诉法,想为国家法治略尽绵力
彼时,国家的立法不健全,仅有宪法、婚姻法、两院组织法等法律,司法工作的依据还有历次政治运动的政策性文件,这些文件都有一条规定,凡是反对、破坏运动的,根据情节轻重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徐静村直言,这些就是当时刑事司法在实体上判断罪与非罪的标准。也就是说,当时的刑事司法在实体法上主要依据党的刑事政策...
江东华|论间接结果的体系定位
在具备犯罪构成的前提下,同样是不具备刑罚发动条件的行为,何以因为间接结果的缺失就能获得无罪判决,而因其他原因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就不能反制定罪,要受到有罪宣告,这恐怕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从普遍认知来看,无论是“定罪量刑”还是“罪责刑相适应”,这些约定俗成的说法都表明定罪与量刑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从规...
陈光中、李作:轻微犯罪无罪化处理问题探讨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摘要在积极刑法观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犯罪结构呈现出法定犯、轻罪化扩张现象,催生了以“犯罪总量不断增加、轻重罪比例逐渐分化”为特征的轻罪时代到来。与之相对,以惩罚矫治与强制规范为目的的传统刑事法律在应对轻微犯罪增多的挑战时,存在犯罪治理方式固化、出罪路径局限及犯罪附随后...
劳东燕:网络暴力刑法治理的基本立场
立足于社会维稳的角度,这样的制度设计也有其合理性(www.e993.com)2024年11月2日。无论是民法上的侵权诉讼还是刑法中告诉才处理的规定,都建立在对个人诉权的设定上。依据这种设定,告诉才处理犯罪的设立是对私人领域权利人利益的承认与特殊保护,其并非法秩序建构中的常态,而是作为例外存在。与之相应,国家诉权的行使被认为应当尊重个人法益主体的意志...
唐律半准乎礼半准乎法--理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汉代贾谊的“刑不上大夫”的“阶级论”被采纳,可以说是个开端。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比如“除异子之科使父子无异财,”(《晋书·刑法志》)既是对秦法“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的否定,又是对儒家孝义的强化。及至“八议”“以服制论罪”“子孙违犯教令”“犯罪存留养亲”、父母在禁止“别籍异财”“...
前沿|陈兴良张明楷周光权对谈刑法典编纂
但这种行为既不能以损害商誉罪论处,也不符合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特征,而是一种妨碍业务活动犯罪。在我国刑法并未设立妨碍业务罪的情况下,定罪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张明楷:制定刑法典当然要关注现实,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但现实中有一些是显性问题,有一些是隐性问题,不能只关注显性问题。例如,电信诈骗及其相关犯罪,现在...
受害者有罪论—真的是因为苍蝇不叮无缝蛋吗
受害者有罪论就是美化施害人的一种方法,他们也可以说是施害人另类的帮凶。他们从施害人的角度来观察问题,认为施害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受害人的某些原因导致的。谁叫你漂亮,谁叫你穿得少,谁叫你弱等等。但是这些是错误吗?虽然不能说受害者就一定全是无辜的,但是绝大多数受害者并没有错。并且无论是什么情况...
人民法院报:谁在定义“被害人有罪论”?
如何合理而不冒犯地提示女性远离性侵,除了犯罪预防外,也被纳入性别偏见、“受害者有罪”等宏大讨论。一方观点认为,以上提醒仅在从既往经验提示女性远离风险,不是歧视;而另一方则认为,性侵应当归责于男性,防止男性实施性侵,比防止女生穿吊带更重要。被害人不因受性侵而有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