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珍稀中药材回归+1 来看九牛草的“前世今生”
九牛草,最早出现在宋代的中药学本草学著作《本草图经》里。因为它的珍贵,在明代的中药本草学著作《本草蒙筌》当中,九牛草被称为“艾之精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所长李慧:文字记载是人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古人用中药防病治病,并且用典籍记载下来,因此后人能有所参照。比如在...
《本草纲目》故事:香薷利水消肿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主要收载了香薷,同时也收载了石香薷(石香葇),并指出“香薷、石香薷,一物也,但随所生而名尔。生平地者叶大,岩石者叶细,可通用之”明代开始栽培石香薷,于清代成熟,以江西省产者佳。并于近代形成“江香薷”这一栽培变种,目前为国内香薷主流品种。香薷野生品今称“青香薷”,即古代所称生...
几乎人人有肺结节,可成头号死亡肺病?《本草纲目》:属实!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化州橘红,治痰症如神。光绪版《化州志》也曾说“化州橘红治痰症如神,每片真者可值一金。”由此可见,化橘红的祛痰效果从古传今。这并非古人臆测,《中药材》的《毛橘红与光橘红化痰及抗炎作用比较研究》显示,相同剂量的光橘红和毛橘红相比,毛橘红的化痰抗炎功效明显优于光橘红。从...
魏晋男子爱敷粉?胭脂来自西域?关于古人化妆的那些事儿
古代医书的记载中,铅与汞的化合物(铅粉、密陀僧、轻粉或粉霜等)对一些皮肤病有相应疗效,也用来作为美容的药物,但同时对其副作用也有所认识。如《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七《面体病诸候》记载了因敷胡粉而多生粉刺(嗣面)的现象;《本草纲目》第八卷《金石部·粉锡》中,李时珍也告诫在炼制胡粉、黄丹和密陀僧的过程中,...
天名精,又称野烟、臭草,有3大作用,农民朋友要了解!
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天名精微友狐其,然淘净炸之,亦可食”。大概意思是说,虽然天名精这种植物有臭气,但是用手洗干净之后浸泡1天,焯水之后也是可以吃的。可惜我没有吃过这种野菜,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不过听村里的老人讲。在上个世纪60年的时候有人吃过这种野菜。
【实用知识】真的有被这些中草药的驱蚊效果惊艳到!!!
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孙思邈验方:五月取浮萍阴干,烧烟可以驱蚊(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宋代《格物粗谈》中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雄黄是一味有毒的广谱驱虫药,也能驱蚊虫。浮萍中略加一点雄黄驱蚊效果更好,但是雄黄焚烧出来烟气味臭秽,令人不悦,不适合现代使用。
鼻烟之旅:从舶来品到国粹,一段穿越时空的嗅觉传奇
这样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要远远早于鼻烟的诞生,可追溯于东汉,著名的《金匮要略》有云,“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可见当时的用药方式并不仅限于口服。而《本草纲目拾遗》中也曾记载,鼻烟“通关窍、治惊风、名目、定头痛,辟疫尤验,可为药用”。
一嗅光阴:中国鼻烟发展小史
这样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要远远早于鼻烟的诞生,可追溯于东汉,著名的《金匮要略》有云,“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可见当时的用药方式并不仅限于口服。而《本草纲目拾遗》中也曾记载,鼻烟“通关窍、治惊风、名目、定头痛,辟疫尤验,可为药用”。
清明时节须当心:艾叶有毒,艾灸致癌
《本草纲目》认为:“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各种形式的艾灸疗法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也有“以艾灸病人四床角,各一壮,令不相染”的记载,所以艾叶也被用于烟熏消毒,以预防瘟疫传染病,就是所谓的“艾熏”。
今日冬至:吃三食,忌三事,养三气
而据《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性温味甘,具有“治虚劳寒冷”功效,既可食补、又可食疗。因此冬至常喝羊肉汤,既能防寒滋补壮阳气,又能生津止渴降火气,简直一举两得。养三气,御寒冬《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人的生机能量由人体的元气所构成,元气充足则生机勃发,消散便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