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出好药|从田间到云端,苗乡三七以技术助力千亿梦想
走进苗乡三七公司林下种植基地,松树林下连片的土地被遮阳网盖住,而在网下,一株株三七正享受着充足的散射光,挺拔健壮、生机勃勃。这种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的中药材,在这里却找到了一个适合的生长乐园。据文山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育启介绍,文山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苗乡三七”)是传承三代的三七种植...
文山州锚定将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产业打造成千亿级产业的发展目标
成功研发13个新品种和良种,轮作年限从20年以上缩短到5年,推广数字化种植实现“一部手机帮农户种好三七”……近年来,文山三七产业拥抱前沿科技,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提质升级,实现了多个从无到有、从有向优的突破。品种是三七产业的关键竞争资源。在砚山县盘龙乡,文山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云南农业大学、文山学院...
科技擦亮文山三七品质升级的底色
在位于文山市国有红旗林场清水塘村的文山州林下三七种植及生态评估试验示范基地,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基地应用朱有勇院士团队历时10余年研发的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技术,让三七回归山野林间,不施一滴化肥农药,实现高品质、高效益的林下有机三七种植生产。距此不远的无公害三七良种产业化基地则是按照...
科技创新促三七品质升级,推动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会前,与会嘉宾实地调研了林下三七种植示范基地、无公害三七良种产业化示范基地、三七种质资源圃、苗乡三七科技园及“三七地”数字化产地加工仓储平台。△与会嘉宾参观苗乡无公害三七良种产业化基地△与会嘉宾参观云南三七种质资源圃△与会嘉宾参观苗乡三七科技园本次研讨会就林下中药材的科技创新、三七资源开发与利用...
科技擦亮文山三七品质底色
距此不远的无公害三七良种产业化基地则是按照陈士林院士团队研发的无公害三七生产技术标准,通过精准选地、良种选用、土壤复合改良、减肥减药、质量追溯实现无公害三七生产。品种是三七产业的关键竞争资源。在文山三七核心产区的砚山县盘龙乡,文山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云南农业大学、文山学院、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等科研...
无公害生产是中药品质升级的重要抓手——苗乡三七科技园获得了首...
首次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三七新品种—苗乡1号和苗乡2号,其成功选育为中国中药产业种业建设和发展树立了典范,对推动中药材种业发展及药材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陈士林所长等专家在4月20日召开的中国药材品质升级推广会暨无公害三七栽培技术培训会上向全行业发出倡议,践行...
文山苗乡三七科技示范园:模拟种植环境
下午五点半,记者们冒着大雨来到了文山苗乡三七科技示范园,在大棚里有许多铁架,上面铺着泥土和松茂来种植三七,有的三七苗种在花盆里,土壤里还插着写着代码的标签,这些其实都是在模拟三七的种植环境,用科研的手段尝试种植三七。据了解,三七种植中连作障碍是三七种植面临的最大技术难题。种过三七的土地通常要过10至...
林下种植,让三七更绿色更有机
2022年底,在朱有勇院士团队的指导下,文山州开展了林下三七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引进七丹药业、华信三七、苗乡三七、高田三七、童心三七5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分别文山、马关、丘北3县(市)建设240亩林下三七示范基地。建设林下三七示范基地,是为了进一步探索文山州种植林下三七的路径、建立符合文山实际的林下三七种植技术体系...
历经三代匠人耕作,云南苗乡无公害三七首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首次获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三七新品种-苗乡1号和苗乡2号,其成功选育为中国中药产业种业建设和发展树立了典范,对推动中药材种业发展及药材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张伯礼在4月20日召开的中国药材品质升级推广会暨无公害三七栽培技术培训会上向全行业发出倡议,践行无公害中药材种植,...
走进绿色文山——“三七之都”新脉动
院与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三七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整理,遗传基础研究,至今保育覆盖三七所有自然变异类型的三七种质材料10000余份,西南地区主要人参属植物5种,建成150亩规模的种质资源圃,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参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为三七良种选育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