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基本逻辑与实践路径
而且,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看,新质生产力既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基本要素的质态变化,又包括这些基本要素优化组合的有效提升。从实践路径看,诸多的实践表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这三个基本路径能够有效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其效果通常也能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反映出来。从历史...
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的3种崭新要素:能源、资源和动能
在上述三种传统的生产要素之外,还有三种属于新质生产力,今后要高度重视。它们是能源、资源和动能。今天首先简单介绍能源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定义和内容。能源有多种,是指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能量包括光能、热能、核能、电能、电磁能、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机械能、化学能、水能和核融合能等。物质、能量和信...
...实践要求——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
新质生产力的“新”表现在构成生产力三要素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呈现出新的质态。新型劳动者是能够适应现代先进技术和装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主要从事知识性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形成,具有更高科技属性,包括各类智能传感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物流仓储系统、虚拟现实和增...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新质特征和理论要素
对于任何国家或政党而言,生产力理论提供了理解和分析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框架,研究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时代特征和核心要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并将其用以指导生产实践工作。对于当前及未来的中国生产力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质量发...
要素视角下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机理与跃升路径
(一)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溯源在于生产力理论。生产力最早由威廉·配第在1662年《赋税论》中提出:“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生产力的构成时多以“劳动生产力”的概念为基准,从劳动过程的角度考察生产活动,指出...
三个维度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核心标志、核心要素、形成规律以及实现路径等重要问题,是历史...
新质生产力专家访谈丨万国华: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是新...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19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把企业家才能(即管理能力)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从劳动中分离出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提出“创新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理论体系,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
释放新生产要素活力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良好的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硬件基础,是推动生产要素变革和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载体。从要素流动角度看,要持续推进以公共数据为主的数据开放、加强政府参与的数据共享、形成政府主导下的数据交易模式,从平台层面加强各产业之间...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新质生产力要求生产力三要素...
“第一,以人才为核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三要素当中最重要的是人,特别是现在经济发展强调原始创新、自主创新时,人才更为重要,例如以前可以跟别人学,没有创新能力问题不是很大,但现在不行。”史丹表示,“国家的人才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差距还很大,我们还需要培养一些创新的人才,要以问题为导向、产业发展为导向,...
数字化:新质生产力-解读经济增长新要素
所以,我们要用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第四、第五要素,也就是技术、数据,和三种基本的生产要素进行创新的配置、组合、使用。比如用数字技术支撑农业的自动化种植、收割、深加工,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选种育种等等。从而提高生产率,形成“先进生产力”。在全球工业4.0浪潮推进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催生,是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