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案件数量大幅增长、有罪判决极少的巨大反差,一方面与自诉人在确认网络暴力侵害人、收集证据等方面存在现实困难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侮辱、诽谤刑事案件的公诉标准缺乏细化指引、“门槛过高”有关。依法惩治网络暴力犯罪,关键在于要根据网络侮辱、诽谤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法律适用标准,畅通刑事追诉程序,为网暴被害人及时提供有效...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年第6期要目
在刑事诉讼立法中嵌入法律技术要素,有助于提升立法的科学性,并为强化人权司法保障以及实现刑事诉讼法法典化提供方法引领。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已在编排技术、结构技术、语言技术、修法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一些颇具特色且具有规律性的方法,但与民法、刑法等领域相比,立法技术仍显落后与稚嫩,难以全面落实人权保障的基本理念,阻碍...
观点|蔡元培:网络暴力自诉案件中的证据供给与风险预防
??蔡元培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诉讼制度研究中心主任编者按近年来,恶性网络暴力事件频发,其规模与伤害不断加剧,不仅严重损害公民个体的名誉权、隐私权、生命健康权等合法权益,还给社会秩序带来极大混乱与不安。网络暴力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治理问题。净化网络空间,提高网...
《人民司法》2024年第25期目录
网络暴力案件诉讼程序适用与证据收集问题研究(作者:石泉)司法实务论新型毒品的种类折算(作者:陈兵)行政案件“上诉率高、申诉率高”问题研究——近10年甘肃法院行政审判数据的调研报告(作者:耿翠萍席文斐杨江龙)司法论坛民事诉讼中的客观的诉之合并:判例与学说...
新华网记者于子茹:把公平正义落实到每一个案件中丨2023记者看法院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上级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公安机关网络暴力案件立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内部监督。依法适用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权利人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害其人格权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暴力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在刘某某寻衅滋事案中,检察机关通过开展自行补充侦查,夯实案件证据,对刘某某网络造谣,网暴伤企,无底线蹭流量,严重扰乱网络空间公共秩序的行为,依法予以惩处,阐明检察机关依法严惩网络谣言违法犯罪行为的鲜明立场(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负责人表示,发布该批典型案例,一方面是彰显检察机关依法严惩网暴“按键伤企”...
侮辱、诽谤、非法披露:网络暴力治理之路
在朱婷看来,由于目前我国法律中并没有对“网络暴力”的明确定义,这也是被直接冠以“网络暴力”之名进行司法处理的案件并不多的一个原因。另外,个人在遭遇网络暴力进行维权时,面临着确认侵害人、收集固定相关证据难的问题,取证和起诉对专业和技术的要求高,诉讼所花费的精力和成本高,导致很多人在遭受网络暴力时没有选...
智慧法治学术动态(2024年第32期总第106期)
在北京公安机关侦办的贺某某涉嫌诋毁案中,公安机关查明犯罪嫌疑人贺某某(女,29岁,江苏苏州人)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诋毁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8月6日,北京公安机关依法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在山东、河北公安机关侦办的盖某、徐某某涉嫌网络暴力案中,公安机关查明盖某(男,23岁,山东烟台人)于8...
聚焦两会 |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今年将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
审理“蜜胺”发明专利及技术秘密侵权案,在判令侵权方赔偿2.18亿元基础上,执行中促成全面和解,侵权方获得使用许可,权利人最终获偿6.58亿元,刷新国内知识产权案件纪录。“钓鱼式维权”须遏制。某公司宣传其“自助建网”软件可“免费”下载使用,却以用户未在网站页面保留其版权标识等为由,提起诉讼9000多件。法院审理认为...
高校学报及社科类综合刊2024年第1期法学要目汇编
1.电子监控证据开示制度研究作者:周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内容提要:电子监控证据的开示既触及社会公共利益,又涉及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探究电子监控证据开示制度对于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基本权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分析和比较研究,揭示出电子监控证据的生成机制具有封闭性,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可能会以“公共利益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