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歌的发展看戏曲艺术的创新表达
20世纪60年代,作曲家姚明以京剧音乐元素为核心创作的毛泽东同名诗词歌曲《咏梅》,被公认为是第一首戏歌作品。此后的不同时期,《故乡是北京》《说唱脸谱》《梦回唐朝》《中国功夫》《新贵妃醉酒》《身骑白马》《我是中国人》《粉墨》《美丽心跳》等戏歌,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体现了戏曲与音乐的创新发展、丰富...
...青年女高音骆丽霞演绎《蝶恋花·春景》,“京歌”风格,戏曲韵味...
《蝶恋花·春景》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著名的词作。用这首词创作的歌曲有很多,但是以“京歌”作为音乐风格的作品,却是稀少。这首《蝶恋花·春景》,戏曲韵味浓郁,同时也不失自然简朴的旋律走向,歌手的音色典雅醇厚,极具国风古韵,非常贴合传统国学之神色。而流行音乐的编曲,也为古典题材作品增添了现代审美情趣,让...
革新还是颠覆?三首歌贯穿当代人对传统戏曲的认知
《唱脸谱》是由阎肃作词、姚明作曲的一首歌曲,这首歌以京剧脸谱作为切入点,融合了京剧的旋律特点和流行音乐的风格,成为了一首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品。很多人认为这首歌曲是对传统戏曲的批评,但我认为有更多积极的作用。它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戏曲文化的普及。《唱脸谱》以其通俗易懂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成功地将京剧...
戏歌:戏曲艺术的另一种表达
例如音乐家孙玄龄在20世纪60年代创作京歌《卜算子·咏梅》时,尚无“戏歌”概念,是按照以京剧唱腔为《卜算子·咏梅》这首词谱曲的理念写的,其中化用了京剧传统板式,按歌曲结构和旋律进行创作,恰恰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早期戏歌。到了20世纪80年代,戏歌的创作走出了前期的摸索,作曲家以写一首歌曲的方式,将戏曲的韵味...
戏歌《定风波》唱响央视戏曲春晚 陈智林:传递四川文化的魅力和...
“川剧戏歌《定风波》能够登上央视戏曲春晚这样的大舞台,充分体现了各部门对传统文化的极高认知和认同。”在与众多艺术名家、新秀同台献艺的过程中,陈智林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共同性和共情性,“大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这种在民众心中深深扎根的精神和思想,是相似的。”陈智林陈智林还强调了戏曲作为...
流行歌曲撞上传统戏曲,奇妙的“化学反应”发生了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创戏歌唱演节目《国风超有戏》,不仅标题的“国风”有传统、很入时,“戏”也带有一语双关之意,体现节目的戏曲底色同时,凸显节目的趣味性(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节目中,青年实力派音乐人集中出场,展现不同的剧种、乐种的同时,也通过每位演员的独特探索展现国风音乐的魅力。而音乐人中,一部分是流行音乐歌手...
粤俗好歌千千阕 声声不息音绕梁
他在中唱广州公司做戏曲编辑,利用业余时间填词,凭借优秀的中文与音乐功底,逐渐成为佼佼者。他最多一天可以填九首歌。“有时候我在楼上填词,歌手就在下边录音,填一首拿下去一首。”他说。1982年,太平洋影音公司推出歌手沈小岑的专辑《请到天涯海角来》,这是广东流行乐坛最早的原创作品之一。
“炸街”炸到英国,300年潮汕英歌舞为何唤起全球共鸣?
英歌与街舞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爆红”到“长红”,从“出圈”到“出海”,300年历史的英歌舞站到了这场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春节庆典的C位,究竟有何魅力吸引中外观众为之倾倒?英歌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动作优美,刚劲有力,内容取材于《水浒传》梁山108将攻打大名府的故事,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
林伦伦:一曲英歌,何以动五洲
图为普宁英歌舞。李铮锋摄英歌舞本质上是“舞”,是广场舞蹈、民俗巡游舞蹈,最适合在节日喜庆的时节表演,带有浓浓的中国年节的喜庆色彩。英歌舞又不仅仅是舞蹈,它与带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潮州大锣鼓、潮州音乐、打击乐密切配合,节奏快慢随时变化、舞者腾挪飞跃、动感十足;它又与带有脸谱特色的戏曲、与中国老百姓老...
胡同文化与京歌
近年来,在网络上有一首风行一时的京歌《探清水河》:“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在其位这个明阿公,细听我来言呐,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蓝靛厂火器营儿,有一个宋老三呐……”《探清水河》,又名《清水河》,其最初版本出自清末北京正阳门外至崇文门外的打磨厂东段(民国时分为“东打磨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