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一万年,有多远
即日起,“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推出:“文物篇——镇馆之宝请出列”,通过对长江沿线博物馆“镇馆之宝”、地标性文物古迹等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的探访,挖掘长江沿线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共叙长江文化渊源。一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粒米。你可以想象吗?动图来一张这一粒米,距今一万年。一万...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阿来:长江文化,应该有更多的书写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阿来:长江文化,应该有更多的书写,黄河,岷江,金沙江,长江之歌,长江文化,文化中国行,阿来(作家)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稻作文明,母亲河长江的馈赠
今起,新华日报和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联合推出“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对话长江”栏目,分为“源流·长江”“缤纷·长江”“精神·长江”三大板块,由新华日报记者和一批专家学者组成的“长江文化观察团”,沿着6300余公里长江,探寻梳理上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长江文化和自然遗产,与专家学者、城市管理者、传承人、普通市民进行...
以“三字经”形式展示中华善文化精髓《中华善歌》出版发行
《中华善歌》这本书中,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滕国与中华善文化的渊源。滕州作为“善”文化的发源地,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中华善歌》的出版,将进一步弘扬滕州的善文化传统,推动滕州建设“中华善城、现代滕州”,提升滕州的文化软实力,助力滕州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取得新的成就。《中华善歌》作为一部...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在一滴水里看见太阳
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一门父子三词客”,“三苏”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苏轼,他一生著述丰赡,流播广远,影响至深。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苏祠视察时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飞越江河,太阳神鸟撒播的是稻作文明
太阳神鸟的影响力也不仅限于成都——2005年,在专家们的联名推荐下,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从全国1600余件候选图案中脱颖而出,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图形标志,成为我国数以万计的灿烂文化遗产的代表和象征(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这件文物何以有这样大的魅力?我想说,它的神秘精致、美轮美奂远超你的想像。
在国之边关龙虎阁 唱响民族团结歌
在国之边关龙虎阁,俯瞰三国美景;在“东方第一村”,感受浓郁的民俗风情;在气势磅礴的龙虎石刻,探寻历史印记……一座座地标和古迹矗立在祖国东方,记录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悠远博大,吸引了祖国各地游客前来游览观光。“56个民族是一家,今天我在美景中给家人们唱首歌,把来自西南的民调唱给东北的兄弟姐妹们听听。”29...
文化中国行丨长江之歌 金沙雅韵
这次跟随“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采访组前往云南四川等地采访,是一场跨越漫漫时空的探索。在元谋人博物馆,采访组深入时间之中,去探寻远古人类留下的遗迹;沿着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采访组从元谋到攀枝花,到丽江,最后去到三江并流区域的腹地同乐村,在空间的转换中,感受山乡巨变。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奋进民族复兴新征程
坚持守正创新,赓续中华文化根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蕴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文化密码。新时代以来,我们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各地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坚持守正创新,赓续文化根脉,发展文化新业态。比如,山东实施“...
75件文艺作品,带你聆听75年铿锵足音④|舞蹈、曲艺、歌曲——厚植...
歌曲《种子》(原名《我有一个梦》)作词:袁隆平作曲:杨柠豪年份:2018年作品简介:一个人将一生献给一片土地,只为坚守一个质朴而又伟大的梦想。歌曲用孩子与成年人对唱的温暖方式,讲述一个关于成长与梦想的故事,一粒小小的梦想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该作品入选2018年度中国音协当代精品创作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