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骤雨走出来的“郭孩子”
他是小说《暴风骤雨》里郭全海的原型,他叫郭长兴,今年93周岁。1946年9月,元宝镇迎来了著名作家周立波,他参与并领导了当地土地改革运动,是当时的区委副书记。郭孩子家里很穷,到了冬天,连过冬棉衣都没有一件。周立波就把自己那件短黄布面、皮毛里的大衣脱下来,送给郭孩子。不到一年时间,郭孩子先后担任了儿童...
新书推荐 | 周立波长篇小说典藏: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人民立场
周立波(1908—1979),湖南益阳人。1934年参加左联,曾任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和晋察冀边区战地记者,延安鲁艺教师,湖南省文联主席,湖南省作协主席等。著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短篇小说集《铁门里》《山那边人家》,报告文学集《战场三记》《南下记》,译著《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等。文...
你不知道的益阳丨周立波为什么爱用方言写作?
周立波是著名的作家、编译家,两次荣获斯大林文学奖。他在东北写《暴风骤雨》的时候,就用了不少东北方言,后来回到益阳写《山乡巨变》,又用了很多益阳话,他还翻译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所以,把方言翻译成普通话,自然是不在话下。图片来源于网络那为什么,周立波还是要用方言写作呢?因为周立波希望,更多地描写普通老百...
1979年,周立波因病去世,临终决定捐献全部遗产,妻子悲痛欲绝
2015年,浙江金沙影业根据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拍摄了一部同名的电视连续剧,再次将这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虽然时代已经不同,但周立波笔下那些为了改变命运而奋斗的农民形象,依然让人感动。
成立74年首次访沪,黑龙江省评剧艺术中心《走过暴风骤雨》亮出黑土...
评剧《走过暴风骤雨》根据周立波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部分情节重新创作,讲述1947年黑龙江解放,翻身农民赵玉林舍己为公,为保卫胜利果实,他带领民兵与国民党残匪展开了浴血奋战,献出年轻的生命。《走过暴风骤雨》评剧《走过暴风骤雨》将创作焦点对准了农业、农村、农民,充分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二十...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为什么成功?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为什么成功?在我们读着《暴风骤雨》这个作品的时候,作者对新的人和新的事物的热情是很容易令人感觉得到的(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作者对农民的热爱,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这种爱充满字里行间,成为这部作品的一个显著的特色。作者总是热情和亲切地描写农民的一切,描写他们的家庭生活,他们的关系,以至他们的机智和幽默...
周立波:要有农民的气质
周立波是带着政治热情来写《暴风骤雨》的,而这种热情的产生,正是由于他不再是以“做客”的态度去观察生活,而是投入巨大的热情直接参与到土地改革中,其间甚至都没想到个人的创作问题。而要顺利地进行土地改革,就必须在生活上和情感上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我们要和他们一块居住,一起工作。”在吃的方面,一天三顿...
《暴风骤雨》诞生的地方
《暴风骤雨》诞生的地方转自:哈尔滨日报□廉世广位于哈尔滨尚志市以东27公里的元宝镇元宝村,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原型地——元茂屯。这里,被誉为中国土改文化第一村。“一片烟云似的远山附近,有一长列土黄色的房子,夹杂着绿得发黑的树木,这就是他们要去工作的元茂屯。”——这是著名作家...
评剧《走过暴风骤雨》闪耀第九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
评剧《走过暴风骤雨》由国家一级编剧、文华编剧奖、“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费守疆根据周立波先生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部分情节重新创作,由国家一级导演、文华导演奖获得者王景耀担任导演。该剧通过小说作者周立波的视角,串联起过去和现在,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缅怀先烈中感悟生命的源泉,感恩大地母亲的哺育,...
春到清溪——“乡村振兴的文学样本”益阳周立波故乡见闻
“不来看他一眼,我死不瞑目。”今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五,周立波故居纪念馆馆长曾虎接待了一批从陕西远道而来的客人。25人陪着家中最年长的长辈,到周立波故居拜谒。老人今年97岁,曾是一名教师。“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我看了好多遍。他是我们农民的亲人。我唯一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一定要来这里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