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力——《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主要译者
也不是因为我已经有了翻译的能力。1928年,国民党全面背叛了革命,红色政权已在江西建立。当时我只觉得一点:有革命的需要。”自1928年起,郭大力潜心研究和翻译《资本论》,和王亚南十年磨一剑,直至1938年秋,180多万字的《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中国面世。
《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基本概念“Kommunikation”“Verkehr”的...
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为依据,将其中这两个词以及相关的Transport(运输)一词的原词、派生词、复合词共计1213处,对照约1200万字的现有《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中译文,制作各种比照表格和写出分析文字约50万字。确认相当多的Kommunikation、Verkehr被译为“交通”“交通运输”,而当代汉语...
那年,《资本论》首个中文译本在沪问世,真理光芒在此闪耀
1920年9月,上海新青年社(编辑部旧址在今南昌路100弄2号,总发行所旧址在今金陵东路279号)推出了李汉俊(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翻译的德国马尔西原著《马格斯资本论入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共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负责的人民出版社(设于上海)在1922年6月出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李汉俊译),...
《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
《资本论》是马克思集毕生心血写成的不朽巨著,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陈启修、潘冬舟、吴半农、千家驹、侯外庐、王思华、王亚南、郭大力等人赓续努力,翻译出版《资本论》,终于聚薪成炬,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火炬,引燃熊熊烈火。陈启修是中国翻译《资本论》第一人。他早年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留学期间就系统学习了河上...
复旦教授王德峰讲《资本论》走红网络:学者成为网红不是坏事
王德峰:不用《资本论》的角度,这是自发地表达自己的社会处境。它带有自嘲的性质,也带有抗议的性质。工作的热情和生命力的意义在“打工人”里消解了,你问我“What'sthemeaningoflife”,我是打工人,别问我这个问题。这是这批人的共同感受。还有一个好多年前出现的词叫“屌丝”,它原本是自嘲型的,后来逐渐...
重读《资本论》——以电影、艺术和戏剧解读马克思
由于经历不同,他们看待事物的观点也各种各样,这些人物将这台话剧串联起来,使整个剧本堪比原著本身(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摄影:SebastianHoppe但是,舞台剧既不是对《资本论》的总结,也不是将晦涩的理论搬上舞台。导演如何解读这本书无关紧要,谁读过这本书才是重要;书中藏着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秘密隐藏在社会的哪些角落,谁...
陈启修——第一位翻译《资本论》的中国学者
陈豹隐在该书“跋”中写道:“这本书当做大学的经济原理的科学书来看,实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的良书。”他本人在翻译过程中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水平,为后来翻译《资本论》积累了经验。《经济学大纲》于1930年送回国内出版。这本书全面系统、通俗易懂,发行量大大超过了当时国内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其它书籍。许多革命者正是从...
万字解读《奥本海默》:终将灭世的,不是他,而是人性
他不仅针对科学理论,而是针对所有人类,希望“世界和平,隔阂消弭”,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也是他热衷于共产运动的动机所在。但这位科学家却不太了解现实里的规则玩法,在酒会的片段里,他自称熟读三本《资本论》,却把“所有制”和“财产”的概念弄混了,只能用“看的是德语原著”来辩解。
奥本海默:你看得一头雾水吧?
奥本海默说,我读过《资本论》三卷算了解吗?舍瓦利耶说那你比绝大多数党员都懂得更多了。奥本海默说,我觉得这著作有点浮夸,只能算作一种思考。比如财产所有者(Ownership)都是窃贼。但是塔特罗克更正他,说书里写的是财产(Property),两者不能等同起来。奥本海默说我读的是德语原著,可能是翻译有不同的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