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一战战败,为什么在仅隔20年的二战中,德国还是那么强?
1936年3月7日,德国军队进驻莱茵非军事区。这一行动本应引发英法的强烈反应,但由于两国之间缺乏协调,最终未能采取有效行动。法国总理萨罗虽然主张采取强硬措施,但英国首相鲍德温却认为应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这些事件清楚地表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为德国的崛起提供了重要机遇。英法美等国在如何对待德国的问题...
软柿子好捏?为什么德国在二战中会首先对波兰用兵呢?
在连续得寸进尺尝到了甜头后,希特勒的步子就迈得更大了,他需要不断地通过为“德国争取利益”来赢得德国民众的支持,扩军、重建德国军事体系以及将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使德国人感到非常“自豪”,也非常“扬眉吐气”,希特勒也因此得到了民众的进一步支持。但当这些事情的热度过去了以后,希特勒就需要作出新的动作来树立他...
德军没有完成战备,为何希特勒就要冒险,让德军闯入莱茵河区域
但是派遣部队进驻莱茵河非军事区是非常冒险的行为,或者说完全是在用德国的未来去赌博。因为此时德国还没有完成军备重整,如果进驻莱茵河非军事区,很可能会引发不可预料的结果。最糟糕的结果是,法国对德国发动战争。最好的结果也是法国对德国施加莫大压力,迫使德国放弃现在的既得成果。所以希特勒也显得犹豫不决,对于是否...
上台仅6年就挑起世界大战,希特勒是怎么做到的?
而大洋彼岸的德国,则早已经放弃了治疗。1919年6月,德国签署《凡尔赛和约》,在承担了巨额战争赔款的同时,进出口贸易还被英法严格限制。贸易无法正常运转,意味着德国没有稳定的外汇收入用于支付赔款。而一战后建立的德国魏玛政府,又缺乏合法性,需要讨好民意。在不能增税、不能削减福利、还无力解决赔款的情况下,...
印巴冲突爆发之后,世界距离第三次世界大战还远吗?|战争|俄国|帝国...
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庞大军队。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8年9月,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四国的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开会,签订《慕尼黑协定》,强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
希特勒的冒险之举,公然撕毁凡尔赛协约,派兵占据莱茵非军事区
就这样,英法等国还是不放心,还特意设立了一个莱茵非军事区出来,大意是德军不得进入莱茵河区域进行部署,别说西岸不能去,就连东岸50公里也是禁区,如果德军进入这里,那英法就得出兵打德国了(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当时力主设立“莱茵非军事区”的就是法国,这法国也是被德国打怕了,唯恐哪天德国重新崛起后找他法国报仇,所以就希望用这种...
因凡尔赛和约的不公正 德国人选择希特勒以及战争
除了对内发展经济,希特勒还秘密重整军备,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使德国的空军力量超过英国,陆军力量也超过法国。接着是收回了萨尔地区、派兵占领了莱茵非军事区,并将苏台德地区纳入了德国版图。最让德国人振奋的是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以最隆重的仪式向全世界宣告了德国的重新崛起。希特勒亲自担任柏林奥委会大会总裁,为...
强国梦下的狂热:一战后德国人拥戴希特勒
根据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战败的德国一共丧失了拥有7325000人口的73485平方公里的国土,莱茵河地区则被“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明确规定为“非军事地带”。希特勒上台后,经过一番折冲,不仅收回了萨尔地区、派兵占领了莱茵非军事区,而且在1938年3月让奥地利“回归”德国后,又把有350万人口的捷克...
二战简画(1):大战已了事难了
1936年3月,德国派兵占领莱茵兰非军事区,彻底摆脱一战后的束缚;10月与意大利签订《德意轴心协定》。而东方的日本,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华北,1936年11月与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至此,世界法西斯侵略集团初步形成。1936是个多事之秋,因为还有西班牙内战。
顶刊论文 | 黄宇兴:能力分异与军事协作
在第二阶段(1935—1936年),德国继续大规模重整军备,致力于冲破《凡尔赛和约》对其军备施加的限制,并开始谋求占领莱茵兰非军事区,这引起了法国和英国的不安。法国开始全面备战,而英国也开始进行军事准备。作为莱茵兰非军事区的保证国和致力于扩大非洲殖民影响的国家,意大利也强化了军备。四国的相对能力均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