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魅力:从宋代“东坡粉”说起
苏轼和他的朋友们都被深深吸引。曲罢,女子起身对苏轼道了个万福,说道:“我自幼仰慕苏大人的才情与为人,对于您的诗文无不尽力搜罗,反复诵读,爱不释手。今天听说您来湖中游玩,特意等候在此,愿献一曲,求一小词,以为终身之荣,不知是否有此幸运?”苏轼无法拒绝,提笔写下《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一...
苏轼赠给好友一首勉励诗,短短4句,便能燃起我们的斗志!
苏轼这儿写出荷、菊花的凋零,就是为了烘托橙橘在冬天里的一颗岁寒之心。别的,苏轼这两句诗还有一个高明之处。苏轼不仅写出了荷花与菊花的凋零,还突出了荷叶与荷花、菊枝与菊花的彼此映衬。即在苏轼看来,荷花的真实凋零,不是花败,而是叶尽。荷叶与荷花的关系,就如李商隐《赠荷花》中所说的“此花此叶长相...
苏轼一首《浣溪沙·荷花》用乐景衬哀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
突出特点是用乐景衬哀情,通过细致地描绘颍州西湖荷花盛开的迷人景色,再由初秋乍凉的天气说起,引发出自己仕宦寂寞的感受,本欲在淡泊利禄中使自己的心理获得平衡,实际上却“剪不断、理还乱”,使自己陷入短暂的矛盾苦闷之中。总起来看,苏轼这首词一反常态,没有表现出自己那种特有的豁达心态,而是展现了一个真实的...
赞颂荷花的古诗五首及其赏析
4.《荷花》(宋·苏轼)原文:“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缎,从教匹练写秋光。”赏析:苏轼此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荷花在秋霜降临后的别样风姿。诗人贪恋于荷叶如盖、荷花如妆的美景,以至于未察觉湖边已一夜结霜。随后,他用“卷却天机云锦缎”的比喻,形容荷叶被霜打后卷曲的状态,...
惊艳!十里荷花带月如梦如幻
他决定在这里呆久一点,要看到月亮上来,要看月光下的湖水与荷花。此时的西湖,已经沦为了野湖。但是这美好的记忆,一直留存在苏轼的心中。17年后,苏轼任职杭州知州,彻底重新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岸植垂柳,湾种荷花。从此西湖荷花盛名,到了南宋,杭州成为首都,夏天到西湖看荷花,成为帝都盛景,几乎所有的诗人都有月夜游...
在四面荷花三面柳中“读”入藕花深处
一路欣赏美景,一路伴随着李白、杜甫、苏轼、苏辙、曾巩、辛弃疾、赵孟頫等文化名人的名篇佳作,“读”入藕花深处活动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感觉收获满满(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最后,在大家集体朗诵《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结束。Citywalk朗读·全民阅读主题朗诵活动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指导。济南广播电视台、济南出版有限责任公司、济南...
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
浣溪沙·荷花苏轼〔宋代〕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译文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最多?画楼南畔,夕阳西落。天气乍一变凉,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寂寞。萧索的光阴,需用美酒打发、消磨。暂且来此花丛,细听吹笙唱歌。
苏轼的人生第一首词,将西湖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结尾三句美艳世人...
词的开头三句写的西湖晚景图,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而湖面的一朵荷花,既是实写,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苏轼以景写人,以景喻人,以景衬人,读来浑然一体,真可以说得上是巧夺天工,这也让词义达到了一语双关、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湖面上传来的筝声到底是怎样的乐声呢?词人从一个倾听者的角度写道...
苏轼人生哲学家:12首绝句,句句含情,字字生香,篇篇富含哲理
苏轼感念其坎坷人生,借初冬景色,托物言志,写下这首深情之作。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诗篇以“荷尽菊残”起笔,寓意即使身处秋冬交替、万物凋零之际,仍需坚守如荷之傲雪凌霜、菊之斗风傲霜的气节。
国学论谭 | 方笑一:苏轼诗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趣味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第一首四句呈现了六月西湖暴雨来临和结束的四幅画面,黑云、大雨、狂风以及雨过天晴,干脆利落,概括力惊人。而第二首极其舒缓悠闲,“水枕”的“枕”字,“解与”的“解”字,是将景物之间的关系作一种拟人化的描写,极见功夫却不动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