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带动“非遗热”,需要更多“李子柒”
11月14日,百度百科AI非遗馆点亮仪式在成都举办,李子柒再履新职,担任百度百科AI非遗馆荣誉馆长及产品共建人,号召全民非遗创作者加入非遗内容共建工作,共同传承保护非遗文化。11月16日,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研究院成立一周年庆典暨文化IP战略联盟启动大会在浙江瑞安举行,李子柒又被聘任为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研究院文化传播大使...
潘鲁生、乔晓光获评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11月15日,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京揭晓。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潘鲁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六艺学者”、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原主任乔晓光双双入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业务指导,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承办,至今已...
我校侍锦教授荣膺非遗推广大使
侍锦表示,获聘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是对青岛锦绣非遗研究中心工作的认可,团队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非遗传承人、设计师及企业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纺织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此次大会不仅是一次纺织非遗领域的盛会,更是一次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会上,与会者纷纷展示了各自在纺织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
拾遗传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心机构介绍
自中心成立以来,通过互联网线上各大直播平台,短视频等服务全国传承人超万人,并积极参与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中心组织开展非遗文创系列产品走进各国大使馆活动,并筛选出一批优秀的非遗创新产品成为国礼馈赠多国元首;并多次开展“线下非遗传习社活动”,唤醒更多的人了解学习优秀的传...
增强非遗保护合力 共筑传承发展之基
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多元路径”专题课上,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杨红围绕城乡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类型展开介绍。非遗特色民宿、城市非遗休闲综合体……精彩的案例为各地有效整合利用非遗资源、打造特色非遗空间提供了思路。“培训班课程安排合理、内容扎实,既有非遗保护专业知识讲授,又有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案例...
柘荣举办国家级非遗“马仙信俗” 保护传承北京专场活动
届时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国家非遗展示保护基地、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国民间文化创新发展中心等国家相关部门领导、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等专家将出席活动(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马仙信俗肇始唐中叶,至今1300多年,盛行于闽浙等地,影响台港澳、东南亚,信众千万,是农耕社会...
规模化、场景化、时尚化,全国非遗+“频上新”
在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推出的系列研究成果——《中国非遗保护的当代传播实践》《数字化·新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创新案例选》里,或许可以找到答案。研究认为,近年来,我国非遗传播实践的覆盖面、纵深度不断拓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实践方向:一是兴建各级非遗馆,完善传承体验设施体系;二是促进非遗新媒体传播,...
“非遗+旅游”,不是简单建园区
四是改善旅游交通条件。非遗资源集中的大多数区域,地处偏僻的西部地区,距离机场和高铁站较远,交通制约成为文旅发展的瓶颈,需要不断完善交通条件。(本文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在京举办
光明网讯9月21日至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非遗保护20年:成就、挑战与展望”学术论坛在京举办。论坛旨在全面总结20年来中国非遗保护在理论体系、实践经验、传承人主体参与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深入反思目前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
文化中国行│问道田野——冯骥才与非遗保护纪事
2022年9月,首届非遗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院长冯骥才(中)与新生互动交流。(资料照片天津大学冯研院提供)文化学者冯骥才担任冯研院院长已有23年。他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的倡导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推动者、中国高等教育非遗学学科体系的创立者。如今,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