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丨将红军的故事永远传颂
花山寨会议旧址保护中心宣讲员王伟懿介绍,花山寨原是花山村的一座山寨,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此召开会议,决定红二十五军实行长征,史称“花山寨会议”,这次会议成为红二十五军前途命运的转折点。花山村三面环山,山上绿树繁茂。村中鄂东北道委司令部旧址、徐海东等红军将领旧居等一个个红色遗址、遗迹散落分布,...
讲述长征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湘江上漂浮着数以万计的红军尸体,当地老百姓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吃湘江鱼”“长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同学们啊,长征这条纵横十余省的‘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红的……”睹物思人,陈玉益在随后的座谈会上,为文昌市学生代表动情讲述了发生在长征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为了让同学们...
红军后代忆长征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凝聚改革力量
刘延淮回忆,父亲和许多战士在长征路上没有食物,运气好时可以挖一点野菜吃,但有时连野菜都吃不上。曾经还有战士煮皮带、马鞍甚至树皮充饥,就连钉鞋掌用的一小块牛皮也成了战士填肚子的“食物”。为了不忘这段历史,建国后任农业部常务副部长的刘瑞龙经常带刘延淮下乡挖野菜。回家后,刘延淮就一边吃着野菜一边听父亲讲...
钟鸣:扎根“红军长征第一村”,把红军故事一直讲下去
“慷慨赴死的不归桥”“六子当兵”“家家无闲人,户户无门板”“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当红军”……一个个感人的红军故事,钟鸣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如今,钟鸣被人们称为中复村的红色历史“活名片”。这一赞誉背后,是钟鸣对红色历史探究的孜孜以求。红色文化讲解工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好并不容易,拥有丰...
长征路上学党史|让红色故事代代传
央广网赣州7月21日消息(记者刘培俊见习记者周蓓)在瑞金沙洲坝,“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至今仍口口相传;叶坪镇“红军村”里,傲然屹立的十七棵青松,默然诉说不朽故事;于都县坝脑村中,106岁红军遗孀段桂秀一生守望的故事感人肺腑……赣南大地上,处处都有红色印记,处处都是红色传承。除了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
长征路上学党史丨江西赣州:“艺”承长征精神 讲好红色故事
接力传承长征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历史不应只被陈列,精神更应世代传承。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有一支成员大多数为红军后代的合唱团——长征源合唱团。近年来,他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唱遍了长征主要途经地,讴歌长征、讴歌红军,直接听众超100万人次,并入选全国红色...
红色馆藏背后的故事|从历史烟云中驶来的长征渡船
▲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剧照,再现于都群众惜别红军的场景。一幕幕于都百姓支援红军、送别红军的感人场景,饱含着当年红军和苏区人民的深情厚谊。“我父亲当年就是在罗坳石尾渡口,用渔船运送红军渡过于都河的。”贡江镇渔民村村民李明荣说,他的父亲李声仁就是当年为红军渡河撑船的船工,他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
“六个一”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长征精神
红军长征途经金沙,留下了许多红色故事。1935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主力红军和军委纵队到达沙土,在胡家大院设立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指挥所,指挥红军南渡乌江,为摆脱困境,佯装蒋介石口吻发出一封密电,调敌6个师,使中央红军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成功南渡乌江,这一历史事件被誉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十个传奇故事之一。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有...
凤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记者走进凤县双石铺镇张家窑苏维埃政权旧址,看着红军宿舍、群众大会旧址等历史遗存,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在这里战斗、生活的身影。“当年,红军在这里战斗,无数革命先烈将鲜血洒在了这片热土上。我们应牢记这段历史,不忘初心,将红色故事代代传。”凤县文化馆副馆长赵栋说,“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证史言志!一起聆听这八件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
今天(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新甘肃客户端特别策划推出系列有声海报《历史的回响》8期,让我们一起聆听红色文物背后感人至深的热血故事,共同追忆往昔光辉岁月。《新陇》杂志创刊号《新陇》杂志创刊号01:211920年3月,甘肃旅京学生苏荫堂、范仲兰、王金鉴、邓春膏、邓春兰、韩树淼、王自治等人在北平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