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重温长征感人故事:彭德怀杀战马 贺龙钓鱼
陈云开经战友们抢救未有大碍,战友们吃了无毒的野菜,走出了草地。终生难忘姐妹情马尔康草登乡斯鸟村的泽郎姐,在她十六岁的时候,一天,从下阿坝方向来了一支扛着火红大旗的工农红军队伍,她从来没见过人数这么多、纪律秩序这么好的队伍,她去投奔红军,有位断了左手的女红军住到了她家,对人和蔼可亲,处处像长姐对待...
长征副刊丨叩响心灵的门扉,本期为您讲述三个感人故事
“我嫁给你爹时,他18岁,我16岁,结婚刚两个月,你爹就参加了八路,驻扎在山东面的丁泉村。有天晚上,一家人都睡下了,突然听到有敲门声。你爷爷披衣去开门,走到门口时先咳了两声,小声问:‘谁?’对方答道:‘爹,是我’。你爹一身庄稼人打扮走了进来,说是从山上摸黑过来的。”“他给你爷爷说,到部队上后...
记者再走长征路 | 这里的许多民居缺门少梁,背后的故事感人至深
袁尚贵是长征源合唱团的首任团长,他的外公高良铎是少共国际师战士,1933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时牺牲。作为红军后代,他希望把《长征组歌》永远流传下去。红军后代于都长征源合唱团首任团长袁尚贵:我的团友们唱《告别》,他们是会想到自己的先辈从于都河畔的渡口走出去,再也没回来。长征精神它是我们全人类的宝贵精...
长征路上学党史丨江西赣州:“艺”承长征精神 讲好红色故事
在这里,除了这支合唱团“用心唱”,还有长征源宣讲团“精心讲”,长征源演艺团“匠心演”,长征源小红星讲解团“童心传”……于都县以“红军后代+宣讲骨干+志愿者”的方式,打造了一支支宣传创新理论、讲好长征故事、播撒思想火种的“轻骑兵”。这些只是赣州市各地打造特色团队,创新传承方式的缩影。从乡村到城市、...
长征路上学党史|让红色故事代代传
央广网赣州7月21日消息(记者刘培俊见习记者周蓓)在瑞金沙洲坝,“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至今仍口口相传;叶坪镇“红军村”里,傲然屹立的十七棵青松,默然诉说不朽故事;于都县坝脑村中,106岁红军遗孀段桂秀一生守望的故事感人肺腑……赣南大地上,处处都有红色印记,处处都是红色传承。除了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
会宁:女子讲解队深情讲好长征会师故事
在甘肃省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有这样一支独具特色的讲解员队伍——会师旧址女子讲解队,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坚韧,传承着红色基因,讲述着长征故事,成为这片红色土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老带新”让好传统代代传“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按照‘政治思想好、知识储备好、讲解服务好、示范带头好、社会影响好’红色旅游...
长征中最小的战士,毛主席不信这么小走过长征,还问其有何证据
这个最小的红军是谁?他又有着怎样感人的传奇故事呢?闹革命的贺氏家族2015年1月,红军后代邓玉平拜访了这个老人,她告诉老人去到了贺英牺牲的地方那里被保护得很好,就连墙上的弹孔都清晰可见。老人红了红眼,说道:“我真的好怀念他们,我也想回去看看”。
上海大学赴延安创新探索红色文旅,智媒时代下深研长征精神传播现状...
他们深入探访多位长征亲历者后代,整理大量关于长征的感人故事。从“雪地讲话”中凝聚的坚定信念与团结力量,到“三碗剁荞面”“半碗炒鸡蛋”里红军百姓间的鱼水情深。从红军刘宝斋儿媳侯秀珍讲述父亲历经的长征传奇与建设南泥湾的辉煌事迹,到延安市八一敬老院的老战士们讲述着战争年代的英勇与牺牲。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深切...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长征精神
“我们村的年轻人爱当兵和那段历史分不开。”6月20日,在商洛市商州区杨斜镇月亮湾村,83岁的老人张和峰向记者讲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在长征途中,红军经过月亮湾村,当地群众保护和救治了红军伤员。为纪念牺牲的红军战士,商州区民政局投资,在该村太平山下建起了月亮湾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内竖立着一座烈士纪念碑,上边刻...
不能忘,也不敢忘——史诗剧《长征第一渡》的台前幕后
百里挑一的真实故事著名艺术家张继钢评价,《长征第一渡》是一部宏伟的英雄史诗,没有假大空、更没有华而不实,让观众看见了人、看见了人民、看见了红军、看见了长征、看见了长征精神,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确实,剧中角色都有真实的原型。英姑的原型是如今已经106岁高龄的段桂秀,她也是目前赣南革命老区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