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法律保障刍议
从中央到地方,明清官员对海丝贸易规范制定的考虑,首要的原则便是维护以朝贡贸易为主的国家海防安全,多为禁止性和预防性法规,而非引导性和鼓励性之条款,并非想通过海丝贸易的繁荣达至国富民强。古代海丝贸易法律保障的对比与反思反观两宋与明清,朝廷为保障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采取了不同的法律措施。总体而言,两宋...
黄纯艳 | 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演进路径与基本特性
海洋文明最基本的发展动力是滨海民众海洋性生计,包括贸易,以及由海洋性生计衍生的知识、观念、信仰等构成的滨海民众向海谋生的系统,这些是推动中国古代海洋文明产生阶段性变化的内生因素。从上述可见,在海洋文明的诸多要素中,制度、生计、贸易、知识、观念、信仰是影响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综合考察这六个基本...
读书| 全球化潮流中的古代中国与世界
一些历史读物称,从晚明至清代鸦片战争前的这300多年,古代中国一直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我们不能否认"闭关"在明清时期对中国全球化进程的负面作用,但是这一时期中国的贸易政策是否自始至终是"闭关锁国...
陈刚:“流求”指向演变所见古代中国东海疆域的形成
这一时期,在官方、士人、海商、海民等不同阶层共同参与下,中国民间航海群体已进入琉球群岛,并在当地开展贸易;福建滨海之民同台湾岛交往增多,福建士人从南北两个方向书写台湾岛,深化对台湾岛的认知;泉州人民积极开拓海岛,泉州地方政府已实现对澎湖列岛的有效管辖。三、元明清时期“流求”指向的统一元明时期是中国...
宋朝的海外贸易,为何会达到古代顶峰?
从海外引进的水稻、绿豆等优良品种,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而宋朝的丝织品、瓷器等手工业品的输出,不仅拉动海外各国的消费,还推动当地有关生产技术的发展。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让宋朝政府获得巨额财政收入。公元1159年,外贸收入达二百万缗(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相当于宋朝政府年收入总额的二十分之一...
特稿|何以是泉州:一座网红城市的进阶史
“南海一号”出土文物近18万件,既有船上的生活用具,也有旅客个人物品,也能看见宋代的海外贸易、人员往来以及海上生活形态(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在船货中,瓷器占比最高,景德镇的青白釉,但更多是德化窑、磁灶窑和龙泉窑等东南沿海窑场生产的外销瓷器,充分说明中国瓷器广受世界欢迎。另外,“南海一号”上的铁器数量也很庞大,总重量...
两千年前的海上丝路始发港——徐闻古港
徐闻,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是雷州半岛上一个三面濒临大海的县,与海南岛隔海相望。徐闻古港位于徐闻县南山镇二桥村一带,地处西南海滨、前峙三墩,南临琼州海峡,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徐闻古港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凤翔黄埔扬名四海 龙腾琶洲续写芳华
凭借天时地利,黄埔村很快从一个几百人的村子发展成一个几千人的港口重镇,村人从事着对外贸易和运输的相关工作,为黄埔村带来巨大的财富收入。清末黄埔港迁至长洲岛仍沿用“黄埔”之名鸦片战争后,对外实行五口通商,黄埔港逐渐不复昔日繁盛,码头所在江面也由于逐年泥沙堆积,渐渐失去功能。清同治年间,黄埔古港迁...
海南日报编辑部评出2023海南十大新闻
5月26日,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八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海口召开,审议通过《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全力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全会决议,进一步明晰了推进自贸港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表、路线图。4首条第五航权客运航线开通,海南自贸港积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两汉时,中国国际贸易业务是当时世界上走得最远的。《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于是五十余国悉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可见,中国当时国际贸易能力之强大。古代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采用“朝贡”方式,外国来的商品称为“贡”或“献”,中方交换出的商品则叫“赐”或“赏”。这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