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际应用“人造太阳”不是梦!专访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
世界上主要的聚变研究机构大多有自己的聚变装置,我们建造并正在运行的“人造小太阳”,也就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它是世界上首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与国际上大多数采用常规磁体的短脉冲运行装置相比,EAST装置的研究方向主要瞄准高参数长脉冲等离子体运行,探究高性能等离子体、先进稳态运行模式...
“人造太阳”EAST: 向人类能源终极梦想迈进
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5月28日取得新突破,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纪录。地球万物生长所依赖的光和热,源于太阳核聚变反应后释放的能量。而支撑这种聚变反应的燃料氘,在地球上的储量极其丰富,足够人类利用上百亿年...
科普作家硬核科普!终极能源“人造太阳”到底是什么?
托卡马克是指环形磁约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所以中文又称环流器,它是由一个环形封闭磁场组成的磁笼子,高温高压的等离子体就被约束在这个磁场构成的无形笼子里,这个磁笼的外形很像一个中空的救生圈,等离子体环中能产生一个很大的环电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托卡马克这种途径逐渐显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并在80年代,成为...
可控核聚变里程碑事件!美国“人造太阳”成功点火4次 首席女科学家...
国外,NIF以外,11月3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ITER项目)磁体支撑产品在广州交付,标志着中国已完成最后一批磁体支撑产品,为整个装置的工程进度提供有力支撑;10月24日,目前全球最新、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反应堆-JT-60SA成功点火,该装置是由日本和欧盟共同合作建造运行的托克马克装置,于2020年建成。国内方面,核...
中国成立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人类离“人造太阳”还有多远?
可控核聚变(Controllednuclearfusion)是可控的,能够持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在地球上建造的像太阳那样进行可控核反应的装置,称为“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的目标是实现安全、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因为核聚变反应没有放射性,自然也就不会产生核污染。而且,核聚变的原料之一氘在海洋中的储量极其丰富——每公升...
“人造太阳”照亮你我未来丨稳定运行时长破纪录,中国的“人造太阳...
位于法国南部的ITER,也就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正在加紧建设中,这是目前全球在建的最大核聚变实验装置(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这个项目目前有7个成员方、30余个参与国。中国是7个成员方之一,从2009年以来主持了超导导体、磁体等多项制造任务,是项目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也享有100%的技术成果使用权。
杰玛·康罗伊:中国正在竞逐核聚变研究的世界领导者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视频截图驾驭不稳定的等离子体是一份艰苦卓绝的工作。每天从清晨到午夜时分,龚先祖和同事们要加热等离子体约100次。相比之下,位于英国库勒姆(Culham)的欧洲联合环状反应堆(JET)在去年关闭前曾是世界上最大的...
全国政协委员段旭如:参与国际合作有利于提升我国可控核聚变竞争力
2022年12月,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国家点火装置实现了聚变输出能量大于激光输入能量,聚变反应的能量增益(Q)大于1,该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就属于惯性约束聚变装置。而多国合作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国内熟知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等都属于磁约束聚变托卡马克装置。
中国“人造太阳”实现千秒级等离子体运行
新华社合肥12月31日电2021年的最后一天,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传来消息:12月30日晚,该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
【改革向前·奋进者】人造太阳 中国点亮
在合肥科学岛有一个被称为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简称EAST,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作人造太阳,在这里有这样一群科技工作者,他们心怀“国之大者”,从打破外国人说中国人不可能建成人造太阳的论断,到现在在这一领域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国际上领先,EAST实验运行总负责人龚先祖把这40多年的艰难历程,形象地比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