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章丨京师律师浅谈我国民事纠纷中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渊源
惩罚性赔偿这一制度源于英美法系,并于1993年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引入中国法律体系。此后,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中国的法律中逐步扩展,涉及多个领域,如食品安全、产品责任、商品房买卖、知识产权、旅游合同、医疗产品责任和生态环境等。《民法典》在整合先前散见于不同法律和司法解释中的惩罚性赔偿规则方面发挥了重要...
天津日报数字报刊平台-中华法律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图)
一是撷取法律传统的精髓,肃清法律工具主义的影响;二是坚定树立法律权威主义的观念,构建中国特色的法治话语体系;三是德法共治,重塑中华法系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四是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为人类探索建设更好社会制度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学术一脉,不尽薪火传受。从事法律史研究,既需具有史学...
安子健:数据法律冲突中适用国际礼让原则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与...
《对外关系法重述(第三次)》中也规定,法院对外国利益的参考包括但是不限于外交照会、法庭之友意见书(briefamicuscuriae)和政府声明,对美国国内利益的参考则主要为行政部门关于美国利益的官方记录或者声明,其中法院需要衡量的是,美国对某项涉外关系适用国内制定法所得到的利益能否抵消其对美国对外关系可能产生的不良影...
瞭望·第一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援法断罪、罚当其罪”强调判断罪情要有法律依据,罚与罪应当均衡。其渊源可追溯至先秦,具有朴素的罪刑法定主义意味。西周时期成文法以大纲的形式记载于刑书中,作为刑官判断罪情轻重的依据。据学者统计,现存唐代司法判牍与拟判大部分能够征引律文,或至少引据法意。这一平等观念体现于中华法系的法典条文和司法实践中...
汲取中华法系深厚思想智慧
礼法合治、综合为治。中华法系“礼法合治”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孔子提出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是我国古代“礼法合治”思想的基石。战国末期的荀子强调“隆礼重法”,突出了礼法并重的思想。董仲舒“德主刑辅”的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被确立为汉王朝...
法律史学视域下的隋唐制度变迁与历史价值
隋唐刑律取精用宏、广收博取,成就中华法系(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法律由秦汉的初创期向隋唐的成熟完备期发展的重要阶段。隋唐的刑律,使得中国封建法典的体例开始定型。唐朝的《唐律疏议》是之后律法的典范。关于隋唐刑律之渊源,陈寅恪先生认为“其大体固与礼仪、职官相同,然亦有略异者二端”,一是修正与发展...
让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具体而言,应重点研究中华法系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增强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的认同感;重点整理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认真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的成败得失,重新定位传统中国法的世界意义,提升其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话语权。
《重新认识中华法系》:以重新认识中华法系之反思始,以寄托复兴...
中华法系作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是一套卓然不群且数千年传承不息的国家治理体系,涵盖了整个古代中国法律的制度、思想和文化。它起自三代,发展于秦汉,定鼎于《唐律》,沿袭至清末,有着自身独特的演进规律和精神气质,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深厚的法制文明。对中华法系进行重新认识,挖掘其间的经验智慧以继承创新,既...
陈煜:从“隋唐化”到“本土化”——中华法系的演变逻辑
按照《牛津法律大辞典》的说法,世界上每一个政治社会至少有一种在其内部实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但它们中的许多有着系族上的相似性。“比较法学家们将世界上的各种法律制度归结为若干法系,这种归结主要是根据法律渊源、形式、方法和立法技术的一般相同,并根据历史起源和互相借鉴。”...
《法学》2024年第10期要目|法律|立法|刑法|行政法_网易订阅
内容提要:中华法系渊源于夏商周三代即已萌芽的中华法律文化,成型于6世纪末7世纪初周边国家对中国法的吸收借鉴。中华法系既来源于中华法律文化,包括法律的指导思想、法律的制度设计、运作法律的律家群体等,又凝聚、提升了中华法律文化。中华法律文化经由中华法系得以被世界关注与接纳,并成为人类法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