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临苏轼赤壁赋》:笔墨间流淌的文学与书法之美
张照《临苏轼赤壁赋》是对苏轼《赤壁赋》的书法临摹作品。苏轼的《赤壁赋》主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张照通过精湛的书法技艺,将苏轼《赤壁赋》的文学美与书法美完美结合,展现了书...
内耗太多的人,一定要读读《赤壁赋》
很喜欢《赤壁赋》文末的一句话:“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虽然“乌台诗案”差点让苏轼丧命,虽然贬谪的日子很是艰苦。但在这个夜晚,江山的清风,山间的明月,尽是他可以享用的。于是,苏轼与友人欣赏着美景,...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13句发圈吸引人的句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宋·苏轼《赤壁赋》在这浩瀚宇宙间,个体生命仿佛朝生暮死的蜉蝣,渺小如沧海一粟。然而,正因这短暂与渺小,才更应珍惜每一次呼吸,让生命之光在有限的时间内,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五)》于东篱下悠然采菊,不经意抬头,...
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 皇帝当“粉丝”手书苏轼《后赤壁赋》
元代大诗人虞集评价说:“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有道上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展览中展出的这幅《书苏轼后赤壁赋卷》来自辽宁省博物馆。全卷纵24.5厘米,横101.4厘米,绢本,草书,卷末未署年款,只钤“御书”“御书之宝”二玺印。历来,关...
纯绵裹铁——苏轼行楷书《前赤壁赋》卷的欲透纸背
1.纯绵裹铁:苏轼的行楷书以“纯绵裹铁”著称,即用柔软的笔触书写,却能表现出刚劲有力的效果。这种独特的书法风格,使得《前赤壁赋》卷具有鲜明的个性。2.笔势雄健:苏轼的行楷书笔势雄健,线条流畅,富有节奏感。他在书写过程中,善于运用提、按、转、折等笔法,使得字迹既有力感又富有变化。3.结构严谨...
苏轼与杨世昌同游赤壁,苏轼写下《赤壁赋》
苏轼与杨世昌同游赤壁,苏轼写下《赤壁赋》2024-08-3110:03发布于北京|752观看2评论1分享手机看C位看文化档案粉丝2608|关注0+关注作者最新视频443|02:56在苏轼人生最艰难的谪居期间,小儿子苏过一直陪伴他左右2024-10-03429|06:11在惠州时期,苏轼与苏过父子俩“我唱而辄酬”这个现象十分...
苏东坡留给现代人的疗愈方案
——苏轼《黄州安国寺记》与其抱怨人生、抱怨别人,充满不满和悔恨,不如平静。面对越大的事情,就越应该静下来,反思。反思,可以清空、净化曾经灰暗的心境。洗身,据说人在洗澡时,思维最活跃、最新颖,我们的思维开始漫游,而我们紧随它之后。洗心,就是很有心理仪式感的事儿了,以水洗水,物我两忘。
苏轼的五次赤壁之游,以及前后《赤壁赋》的主旨
第一次的父子同游,苏轼在回复友人参寥子的问候时有过简单的记述:其时他住的地方离江边不远,划着小船就去了。八月初,不到十天就是中秋。“秋潦方涨,水面千里,月出房心间,风露浩然。”“西望武昌,山谷乔木苍然,云涛际天。”后来这两段描写略加修饰,都用在《赤壁赋》里。大约节候相近,所见景致亦无大异。“...
台北故宫博物院展“画语”:看古代故事画的强大叙述力
《雪夜访戴》画东晋名流率性而为的故事。雪夜梦醒的王徽之(338-386),独饮时见皎白月色,突生访友兴致,便命侍从驱舟造访戴逵(331-396),到了门前却打消念头,留下“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名句。本幅构图与用笔带有南宋马夏的风格,唯山石皴法较为减省,或为表现积雪覆盖的效果。雪夜独行的扁舟划破深夜寂静,凸显名士...
黄冈文旅发展经验:用好东坡超级IP,打造“苏迷”向往之城
黄冈东坡赤壁景区二赋堂内展示的苏轼作品《前赤壁赋》。澎湃新闻记者王珏玮图二赋堂内展示的木刻作品《前赤壁赋》,以楷书书写,风格豪迈俊逸;《后赤壁赋》则融合了汉隶与魏碑两种书体,笔力苍劲有力。此外,在碑阁内藏有126块清代石刻《景苏园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也在此碑阁之中。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