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
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包括优化的货币政策目标、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和畅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需要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不断疏通传导渠道,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将这三者形成有机的整体系统。(一)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1、坚持币值稳定的最终目标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更加重视就业目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银行...
一文读懂货币政策目标的三个层次,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全解析
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促进充分就业”,对应着价格稳定与充分就业。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单一的,即保持物价稳定,这与其核心国家德国历史上发生过恶性通货膨胀有关。无论单目标,还是多目标,物价稳定是必不可少的,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选择单目标,其他目标可以在物价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和...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与启示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介于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一个变量。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目标影响中介目标,中介目标再作用于最终目标,进而形成完整的货币政策传导。设定中介目标,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原因。一是为了实现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难以被直接调控,因此央行必须设立具有可控性且与最终目标具有很强相关性的...
专访彭兴韵:货币政策进入转型时刻,“中国版QE”没有必要
作为货币政策框架核心,第一个就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个在《中国人民银行法》里有明确表述,那就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不管框架怎么调整,都不会变动。第二,是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潘行长提到,过去关注的一些总量指标,比如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等,将转变为以利润为核心的货币政...
2024年新特点、新变化——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
我们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仍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新发展阶段,央行维护币值和金融稳定有利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其中币值稳定包括国内物价稳定和外汇稳定;经济增长包括促进充分就业;维护金融稳定是央行的另一项重要任务。1.2、强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调控效果的根本是扩大内需2023年12月,央行行长...
金融学术前沿:货币政策框架的新演进
2.1.1最终目标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外部均衡(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国内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目标的法定表述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似乎更加重视价格目标。但实践中,国内央行从未明确是单一目标,并且在四个宏观调控目标之外,设定“宏观审慎”的“双支柱框架”,即在宏观调控目标之外,也...
央行陆磊:货币与货币循环、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数字时代的世界...
如果如我们所论证,货币增量既是中性的,也是非中性的,在一定条件下还是超级中性的,那么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货币供应量规则都需要修订。从最终目标看,货币政策应该盯住扣除了金融业增加值的增加值。从中间目标看,货币政策应该盯住一篮子价格稳定性,包含PPI(生产价格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一切具有金融...
多项货币政策工具引发金融市场关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及其应用...
货币政策工具是央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宏观经济指标。那么,货币政策工具都有哪些?每种工具有什么功能?本文简单梳...
东吴证券认为,汇率约束、银行成本、通胀水平,是把握明年货币政策...
这意味着在三重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下,央行的操作目标也应做相机调整。一是价格方面,总量与结构并行:将更多低成本金融资源转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领域和中小微企业,支持地产基建领域“三大工程”,从融资结构上实现“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降息节奏关注美联储,考虑银行压力,LPR调降幅度可能延续小...
余永定:展望2024中国经济
导致微观主体感受偏冷、社会预期偏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如果2023年中国政府制定了更高的经济增长目标,执行了更具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2023年中国GDP的增速就可能会更高一些,居民的收入的增长就可能会更快一些,“微观主体感受偏冷、社会预期偏弱”的情况就可能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