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30年前国展作品,与现今水准比较
从她以往的获奖作品来看,特别是在第四次国展的获奖作品中,她的手法很清晰,运用的也很熟练,特别是“宋四家”的风格,特别是苏轼的风格,简直就是一种全新的风格,但是,在浓淡的对比上,却要更强一些,而且,还有一种独特的特色,比如浓淡对比,大片的出现,这样的处理效果,更是凸显了视觉特征,凸显了对比的效果,给人一种...
十三届国展惊现“三胞胎”作品?
《中国书法大会》完整版合集(1-6集全)书法全集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怀素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李阳冰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蔡京徐渭张瑞图傅山王铎倪元璐董其昌岳飞何绍基赵之谦八大山人金农齐白石伊秉绶吴昌硕于右任王蘧常沈曾植黄宾虹马一浮高二适蔡元培王镛沃兴华石开刘洪彪张旭光曾翔陈振濂韩天衡刘文华陳忠康崔志强...
云上看国展丨59件全国名家行书、草书作品高清收藏版来啦!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山西展区)4月29日至5月12日在太原举办这是中国书法界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山西展区展出行书、草书作品共有419件全国名家作品有59件▲白锐(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李白《送范山人归泰山》▲陈扶军(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绿竹清风联
关注·十三届国展(六)
二、工程庞大,组织缜密。透过山西行、草书展览可以看出,十三届国展可谓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全国数万人参与投稿,入展作品在浙江、河南、山西展览,并最终择选275件作品进京展。三、植根传统,书风雅正。对418件行、草书作品,我一一浏览,总的感受是“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理念得到不同程度...
第十三届国展来稿观察:问题与思考
编者按:本文摘自解小青教授《关于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的思考》一文,题目为编者所加。作者系第十三届国展学术·媒体观察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参与国展,既是感悟、体验书法魅力的机会,也是竞胜、竞技的舞台,有其标准与规则。从评审中淘汰的作品可以看出,存在的最主要问题还是创作者的综合艺术素养不足。在评审...
【国展精英 · 颉江泊】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上海入展作者...
颉江泊先生这幅作品内容是节录刘勰的《文心雕龙·辩骚》,他以八尺整张白色“素颜”宣纸写五行大字行书形式,参加全国第十三届国展,可见其胆识和自信(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此件作品能够在展览中脱颖而出,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取法的丰富性。能看得出其对晋唐、宋人、明清诸家多有涉猎,面貌上趋于对颜真卿、米芾、王铎风格的融合...
12届国展,展厅发现了这件小楷,放在明清,相信不比那些状元差
第三:书法要有个性欧阳前林老师概括,临帖不准写不到古人的技巧,用笔不当写出来的线条没有质感,创作没有个性,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有什么意思?现实生活中老师确实是这样做,十二届国展创作感言,他这样描述:余习书有年,近年来被古人小楷里所蕴藏的高古儒雅气息而感染并感动,于是便开始了对魏晋、元明等历代经典小楷的...
关注·十三届国展(五)
其中有一位叫陈寰的作者,写了一件金文作品(如图),字稍大于他作,用笔在稳健中富于性情,又运用宿墨,在展厅中颇为耀眼。陈寰十三届国展篆书入展作品钟鼎文初见于商周尊卣彝簋诸器,生动大方,雍容多变,奇丽浑穆,承前启后,为后世书法之基。征稿要求中还有一句特意的提醒:“在评审中采取措施尽力规避书风...
丁申阳:一直游到墨痕深处
丁申阳:1974年,毛泽东会见了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还赠送给大平一本《怀素自叙帖真迹》影印本。在此之前的1972年,《文汇报》发表了郭绍虞先生的文章《学一点书法》,并配发胡问遂的行草书法作品。现在想来,虽然当时谁也没有正式宣布什么,但人们都敏感捕捉到了这种“解冻”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