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专栏 | 刘铁梁:“ 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
民俗是体现民族生活方式的文化,具有全民族的统一性特征,但是其存在和传承的具体时空却是各个地方的社会,在分布上呈现出“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面貌,所以,能够描述出生活方式和在实践中的“文化图式”特点的民俗志,其观察的地理范围必定有所限定。在这种限定当中,需要我们意识到一个国家的生活文化是由各个地...
学人专栏|陈勤建:略论民俗与民族精神
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风俗,在日本民俗学鼻祖柳田国男的分类中,仅是民俗的一个浅表层面——生活技艺,而且就这个层面所包括的内容,除了中国传统风俗意义上的四时八节,生养嫁娶,殡葬习惯,还包括衣食住行,生产工具、传统工艺等等。如果再加上另外二个层面口承语言,心意诸现象及民俗思考原型,其民俗的内涵,从无形到有形...
萧放、张士闪、宋俊华、马知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问”笔谈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已经历20余年,是到了学界集体反思和理论总结的时候。基于这样的考虑,天津大学马知遥教授邀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家萧放,山东大学教授、民俗学家张士闪,中山大学教授、非遗研究专家宋俊华,共同就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人专栏 | 刘晓春:“本真性”何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
“民俗首先是一种口头传统,这意味着它主要存在于社会群体的记忆中,并且通常只在特定的表演场合或特定事件中显现出来。这当然并不意味着它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必须认识到,民俗并非通过与其他精神产品相同的物理媒介来传播。”以“口头方式代代相传”作为标准,这有助于区分民俗这一术语所涵盖的各类作品。该标准排除...
李灵年:建构中国小说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成功尝试——读郑铁生教授...
对于《三国演义》的外在形式美,作者予以高度重视,列出专章进行讨论。回目对偶艺术是《三国演义》和章回小说的民族形式。回目与文本叙事形态“章法”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叙事的基本特征,触及到叙事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杨义先生在论述中国古典小说时说:“对立者可以共构,互殊者可以相通。这就是中国所谓‘...
绿维文旅大讲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理论与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www.e993.com)2024年11月1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分类(10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
洞天寻隐·霍童纪丨随手行动与生生世界:福建霍童的山民和青草
但是,以哲学概念为指导去“分析”草木并不是本文的目的,世界的抽象原则也非我所意。站在民俗学的立场上,本文更关心的问题是:怎样的人类行为才能与草木一起编织出生机盎然的“生生”世界?霍童山民的青草实践或许能给我们以启示。本文的主要观点是:“随手”,是霍童青草实践中最重要的特点,也是“生生”世界得以...
用优秀童谣儿歌滋养美好童年
民俗学是研究“生活的知识”和“生活的智慧”的学科。作为活在一代代儿童口头上的娱乐,民间童谣不用伴奏的“徒歌”形式,简便易学;游戏歌中加入动作,增加趣味;谜语歌和绕口令有一定竞技性,受到儿童喜爱。童谣具有从陶冶、表演、游戏到竞技的众多娱乐功能。突出童谣的游艺品格,就是从童谣的传诵、游戏、表演和竞技活动中...
在“区域”中发现中国“大历史”
跨学科本就是区域史研究的一大特征,其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经济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地理学、建筑学等自然科学联系紧密。但跨学科并非自说自话,而是就某一学术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诠释。其他学科知识能够给历史观察提供反思的可能。而历史学家在解决好历史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只为其他学科做注脚,要有为...
教育视角评析漳州布袋木偶戏儿童剧
二、偶戏儿童剧的演艺特点(一)剧目儿童化非遗文化需要创新性传承,漳州布袋木偶戏儿童化即创新性传承实践路径之一,这就要求漳州布袋木偶戏需要将青少年儿童作为非遗文化的主要传播对象,加强中小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和传承。[1]首先,剧目儿童化符合剧种的传承需要。《漳州文化志文献》资料显示,漳州布袋木偶戏共现载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