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现苏轼真迹,已完胜米芾,翻遍书法史,没有第二人能写得出!
行笔时,不受技巧的束缚,而是随着内心的感受而变化。笔触流畅,墨迹饱满,充满动感与起伏,最终达到了“法则无定”的境界。苏轼所处的北宋时期,人们为打破“趋时贵书”的风气,开始提倡创造精神,着重阐发“己意”。《李太白仙诗卷》正体现了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艺术理念。文中如...
王羲之10米墨稿重现人间,苏轼鉴定为真迹,价值超出《兰亭序》10倍!
接触纸面时,王羲之多用侧锋,以此奠定秀逸、灵动的基调,同时古人曾说“用笔千古不易”,这里说的“不易”,可以理解为行笔保持中锋,因此侧锋起笔后,王羲之迅速换成中锋。笔锋迅速转化,外观形态自然有所体现,仔细观察用“二王”笔法,写的书法作品,开头基本都有一个圭角,这种精微的细节点,只有墨迹才能展现。碑刻的...
细读黄庭坚:“长枪大戟”,山谷深旷!|草书|怀素|苏轼|行书|诗人|...
全篇行字数不等,最多六字,最少二字,其间或三字一行,或者四字、五字一行,错落有致,各尽自然。篇中有两处误笔,一为“二三子”误作“三二子”,旁注小“乙”字改正;另一处为“旱饥”误作“早饥”,“早”字右旁点去。可见此乃山谷手稿,无意于书,随事注精,故其真正好处,自是把搔不着。《齐君帖》...
首个“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终于来了,有哪些看点
只见这幅《茂林远岫图》画的是北方夏日山水景色,技法以擦染为主,山顶及树木偶用重墨点出。其近景溪桥流水,轻舟泊岸,客舍隐现,行人车马往来其间,界画严整,人物细致生动;远处山腰间,瀑布飞泻,溪流潺潺,云气弥漫,宫殿密布,实为一大佳作,非常值得一看。4.徽宗赵佶《瑞鹤图》北宋绢本纵51厘米横138.2厘米...
苏轼、杨维桢、恽南田书迹渐次呈现,上博历代书法更新
宋苏轼曾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王氏这卷《游包山集》,其结体“宽绰而有余”,其书风旷适疏宕,遒媚飘逸,谓上乘之作言而不虚。展出现场的明代王宠小楷《包山集》(局部)清恽寿平行书诗文册恽寿平(1633—1690),原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武进(今江苏常州...
上博历代书法馆更新:淳化阁帖、苏轼答谢民师帖展出
北宋苏轼(1037-1101)行书答谢民师帖卷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此卷是苏轼写给友人谢民师的一封信,谈他对文学遣词达意的见解。现存墨迹已阙文章篇首部分三十三行,三百六十字。帖首遗失十数行,因后人用残字补缀,所以文意略有不通。据此文中称“自还海北”,以及“...
朱绍良撰文辨析苏轼《功甫帖》真伪
摘要:苏轼《功甫帖》墨迹,被质疑“双钩阔填”伪本,本文针对这一观点予以论证。1)双钩阔填,摹自于《安素轩石刻》,(谢稚柳先生对钩摹的定论)。2)翁方纲跋伪,与文集不符(存世古迹题跋多与文献不符)。3)张葱玉、徐邦达未见过《功甫帖》实物(此论差谬,张、徐皆留有过眼录,及明确文字)。
100道书法“高考”题,你能及格吗
行书:《兰亭序》《二谢帖》等。27、王献之书法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什么?王献之创造出了意气纵横、优游神骏的行草新体。后人把他和他父亲称为“小王”和“大王”,并称为“二王”,成为千年书法经典。28、王献之的行草传世作品有哪些?行草:《中秋帖》《鸭头丸》等。
快看!文徵明刘墉郑板桥等真迹亮相山东博物馆
清·刘墉行书苏轼《与林天和长官二十三首(之十二)》轴纸本。题跋:刘墉。钤印:刘墉印信(朱文),石庵(白文)。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小楷师法钟繇、颜真卿;行草则泛学《淳化阁帖》中诸家书,以及隋智永、宋苏轼等。
殊途同归,100件回流文物讲述中国的治乱兴衰和复兴历程(三)
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除外,别无其它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中间一牛完全画成表现难度极大的正面,视角独特,显示出画者高超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美术素养。在技巧语汇表现上,作者更是独具匠心,作者选择了粗壮有力,具有块面感的线条去表现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行动迟缓,其线条排比装饰却又不落俗套,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