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失衡,劳动者、企业、国家之间大约是4:3:3,这是居民消费比例过小的主要原因。住房消费是关键因素,但统计数据对住房消费的估计偏低。住房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的7.9%,低于医疗卫生消费的8.3%。统计时,购房支出通常不计入住房消费,但其实际上是消费的一部分。房地产投资增加对GDP贡献时,消费贡献减少。...
王小鲁:哪些因素影响收入差距
第一类是与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有关的因素。一般认为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是一对矛盾。在强调经济效率的情况下,经济增长较快,但社会公平可能受到忽视。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通常起到普遍增加收入、增加就业、减少贫困的作用。因此经济增长因素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方向是不确定的。在这方面,本项研究考虑的变量包括人均GDP水平、...
王明远:破解居民收入增加的“卡脖子”难题,应该是下一步改革的重...
从实际来看,综合改善营商环境,实施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是可以增加劳动收入构成比,壮大中产社会的唯一途径。因为体制内就业容量是基本恒定的,甚至稳中有降(以国企职工数量为例,2012年至2022年十年间,总数减少了1227万),一个社会也不可能供养那么多吃财政或者国家资源饭的人员,只有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才能创造更多...
罗志恒:居民工资收入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
居民收入增速较疫情前放缓,是当前居民消费不足、楼市低迷、信心不振的重要原因,拖累经济平稳恢复。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8.8%。《政府工作报告》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与“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增收”分别列入了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劳动工资是居民的主要收...
...专访李晓超:可通过降个税和转移支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
目前我们面临的就是经济增长放慢的形势,需要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来寻求增加居民收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就是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重点是要提高低收入群体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要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往往就意味着政府收入比重的下降,这可通过减少居民个税和加大向居民转移支付的途径实现,当然国民收入分配...
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增长6.4%(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下降8.5%;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下降6.5%。分产业看,第一...
房爱卿:应鼓励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
房爱卿强调,用长短结合的方法扩大消费,影响消费的六大因素有的是短期问题,有的是长期性、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推动解决。短期来看,要创新消费供给,积极探索将消费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加地方税源,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出台精准的引导政策,既支持创新消费供给也支持扩大消费,培育数字...
上涨6.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哪些涨了?
国家统计局29日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与5.2%的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上涨的收入从何而来?居民可支配收入,顾名思义,是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从收入来源看,...
...丨GDP超126万亿,2023这份国民经济年报透露未来经济发展哪些预期?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资料图据视觉中国徐洪才表示,通常情况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2024年一季度全国经济运行有哪些特点?国家统计局10位司长解读
“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较快增长,是支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张毅指出,一季度,各地区各部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服务业增势较好,吸纳就业能力增加,带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居民服务等行业就业人数增长和从业时间增加。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658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