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研究 | 刘洋洋:好恶、情性与人格养成——论早期儒家好恶观念...
这种符合道义的方式,其终极标准是“仁”,仁道是君子之名声的实质,也是君子一以贯之、自强不息之人格的内核。《论语·里仁》又云:“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其中,“好仁者”,即积极追求仁道...
马斯洛:世上只有1%的人能达到智慧境界,他们有16种共同特征
5、他们享受独居的喜悦,也能享受群居的快乐。他们喜欢有独处的时间来面对自己、充实自己。6、他们不依靠别人满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他们像是个满溢的福杯,喜乐有余,常常愿意与人分享自己,却不太需要向别人收取什么。7、他们懂得欣赏简单的事物,能从一粒细砂看见天堂,他们像天真好奇的小孩一般,能不断地从最平常的...
关于人性的10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一、我们把少数人群和弱者看作非人类。这种露骨的“去人化”(dehumanisation)有一个惊人实例:脑部扫描显示,当一小群被试学生观看流浪汉和瘾君子的照片时,他们脑中与“思考人类”相关的神经活动比他们观看地位较高者的照片时更弱。另一项研究发现,反感阿拉伯移民的人倾向于认为阿拉伯人和穆斯林是(生物意义上)未...
其思源远 与时俱新
有一种穿法非常合脚,穿比不穿还要令人舒服自在,这便是“仁”的道德审美。孔子仁学的文化基因,尤为关注人的群体生命,追求道德人格的崇高,它可以通向美学。????孔子对美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初步奠定了以“仁”为文化特色的人格美的审美理想。孔子还构建了“君子比德”的美学观,所谓“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深悟“胖猫”之死:要爱自己,也要远离身边的“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的个体并非无迹可寻,看似人畜无害、清醒独立且振振有词的个体特性终会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将本性显露。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具备反思能力和理性思维的个体不会将“双标”和“既要又要”作为处世价值观,也不会把生活中所有过错都甩锅给他人并将生活当作辩论场,更不会操控人心精神控制他人来滋润自己的人生...
生生与当代君子
儒家思想中的君子理念,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理应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儒家哲学的核心精神是“生生”,而在当代社会,以“生生”为体,当以“有为”为用,当代君子需要明体达用、行德建功,成己成人、开物成务,成为新时代的人格典范。生生、易道与社会秩序...
“四君子”笔墨语言与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美学探索
A.“四君子”文化内涵梅、兰、竹、菊的文化象征意义梅,以其冬季绽放、不畏严寒的特质,象征着坚韧不屈、高洁孤傲的品格。梅花的傲雪凌霜,常被用来比喻士人不屈于权势,坚守节操。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而不芳,代表着超凡脱俗、清雅高洁的品质。兰花之幽香,喻示着君子即便处于困境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
每日社科 | 《论语》中的君子品质
从开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到结尾“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君子修养体系。书中所涉君子内容甚多,或围绕君子进行论述,或直接描述君子的人格特质,或以君子与小人的对比来彰显君子的品性风貌,或举例说明君子的修养境界等,充分阐释了孔子对君子的看法。
凤凰网|张其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格教育促青少年心理健康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人格是由先天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健全人格包括积极的自我心态、勇于接受现实考验、恰当地认同他人、丰富的主观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邃博大的人格修养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形成健全人格的“营养品”,也是疗愈心理疾病的...
中华视听美学传统的电视艺术新形态
结合近年来电视剧的新表达,可见中华视听美学传统在当前电视剧中的新形态:电视艺术媒介层突出家国为重的题旨,电视艺术形式层传承“景语情语皆心语”的美学传统,电视艺术形象层以现代君子之风再现古典君子人格传统,电视艺术品质层形塑悲喜交融的风格,电视艺术余衍层传达心安即美的深长余兴。本文刊发于《中国电视》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