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小暑
小暑时节,寻觅清凉于柳荫之外,如宋代诗人秦观在《纳凉》中所绘:“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手持拐杖,寻觅柳林外的凉意,悠然躺在画桥南侧的躺椅上。明月高悬,船上传来断断续续的笛声,微风停歇,池中的莲花静静散发着幽香。小暑时节,品读古诗词中的“小暑”,感受的是...
精选小暑节气的十首古诗词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十八日小暑大雨》宋·韩淲申祷山川便作霖,耘苗时候想田深。且欣小暑能如此,更愿新秋得似今。早稻欲花将就实,晚禾成叶未抽心。天应不忍焦劳意,直自初栽已望阴。《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宋晁...
【文化·生活】古诗词中的小暑
1.《小暑六月节》唐·元稹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元稹这首诗中的“觉雨”“闻雷”都体现了小暑时节多雨多雷的特点。2.《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宋·...
诗说节气,古诗词中的“小暑”
小暑一过,夜晚的时候人们就会开始走出屋外纳凉。秦观有首《纳凉》诗,写的就是这一景象。诗说:“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少游的这首诗抒发了夏夜乘凉的愉悦之情,作者通过笛声悠扬和莲香的清淡,写出凉生心静的适宜。孟浩然也写有《夏日南亭怀辛大》一诗:“山光...
这些古人的消暑“神器”畅销海外!跟着古诗词探寻古代消暑降温妙招
“林下风流在,收归枕簟傍。冰肌元本净,玉骨自然凉。最是虚心好,由来正节刚。炎天长作伴,昼夜不能忘”。这首宋诗《竹夫人》说的是我国南方民间的传统夏日消暑“神器”。听到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知道了它和竹子相关,那它和避暑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在浙江金华磐安县,当地的竹编技艺非遗传承人陈爱平一早来到山间竹...
古诗中的季夏描绘,六月长夏意境
六月古诗说长夏:长夏金正伏,火意尤骄盈公历七月上旬,有小暑节气,通常对应农历的六月(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从传统的季节划分来讲,农历六月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称为季夏。夏天给人的感受是高温炎热,这种自然气候给人身心会带来压力,倍觉漫长。而农历的六月,虽然是夏季的尾巴,但绝不代表夏热的结束和消减,反而是酷暑的开始,一直会延...
从古诗词中探寻古代消暑妙招
现在已进入小暑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由此进入潮湿闷热的炎热夏季。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东汉刘熙所著的汉语字源著作《释名》中对“暑”字有形象化的解读:“暑,煮也,热如煮物也。”而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也将在小暑节气内到来。这种难耐的潮热天气,在古诗词里常有描述。唐代诗人白居易比喻说:“是时...
传统节气小暑,创意手工黏土-李家墩社区暑假学堂
活动通过对二十节气小暑知识讲解,学习小暑节气饮食特点,最后用黏土动手做做有关小暑的手工。只见孩子们纷纷动手操作起来,揉、塑,捏不一会一个个生动可爱的黏土手工就完成了。夏日荷花、莲藕、青蛙、西瓜等栩栩如生,提笔写上有关夏日的古诗。有的小朋友还完成自己创意有小鸭子、小狐狸等有趣的黏土造型,有趣极了。
小暑节气古诗五首赏读:倏忽温风至,花时天小暑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中唐·元稹《小暑六月节》咏廿四气诗小暑节气最大的特征,就是温度高起来,南方会经常超过30度,甚至日平均气温在30度以上。而人体最为舒适的气温,是19度到22度之间。而30度以上的气温会明显感到炎热,连吹过来的风都是温暖的。而且这种温暖的风,不会是一时,还是会持续一两个月...
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 小暑:莲藕荔枝解暑热,“夏日三白”送香来
小暑徂炎节,飞雨洒重关。铜池溢瀑溜,文石流潺湲。回望岧嶤关,杳在空濛间。广成云卧静,冲虚风御还。寂寥杨子阁,校雠应未闲。太史升庵遗集杨慎《南馆对雨》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图片来源:武汉图书馆藏)甘露解读,《南馆对雨》这首诗描绘了小暑时节急骤的降雨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场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