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到了,柿子红了,二十首描写柿子的古诗词,愿君“柿柿如意”
1、《咏红柿子》刘禹锡〔唐代〕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因遗采掇,翻自保天年。2、《选人语》佚名〔唐代〕有钱石上好,无钱刘下好,士大夫张下好。硕学师刘子,儒生用与言。今年柿子并遭霜,为语石榴须早摘。3、《秋思有感》何梦桂〔宋代〕落日西风捲白沙,关山万里客思家。芦花雁断无来...
白居易怀念苏州,写下一首最深情的夏至诗,洋溢着温暖的人间烟火
先有刘禹锡作《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后白居易遂步其韵作此和诗。此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回忆苏州夏至,后半部分感慨当下。彼时,苏州人对夏至习俗极为重视,这一天要互赠礼物,并摆酒庆祝。水乡人自古就钟情丝竹管弦之乐,节日里亭台轩榭之上更是歌舞不断。这一天,苏州城热闹极了,水上舟船往来不断,...
南宋淳熙十一年,范成大诗中的苏州元夕
剪彩毬中一万窗。不是齐人夸管晏。吴中风物竟难双。”这首名为《吴灯两品最高》的诗词讲的是彼时苏州花灯中的双绝——“琉璃球”和“万眼罗”,范成大还有《灯市行》描述这两种花灯:“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因为这两种花灯做工...
一座姑苏城 半部江南诗——苏州立法守护古城古镇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有一幅复刻的《平江图》(注:原碑刻制于南宋年间,现藏苏州文庙),清晰展示着古苏州的平面轮廓和街巷布局。城门排列、街巷纵横、水道交错,历经岁月沧桑,如今的姑苏古城与《平江图》里的整体布局基本一致。近年来,苏州切实践行“让法治成为苏州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运用法治保障古城古镇和历...
韦应物的诗《燕居即事》写尽夏日庭院的雅趣 透出诗人淡泊的心境
韦应物的诗《燕居即事》写尽夏日庭院的雅趣透出诗人淡泊的心境韦应物(737-约791),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为唐玄宗近侍,后为滁州、江州、苏州刺史,故称韦江州或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其诗多写山水田园,语言简淡。有《韦苏州集》。唐德宗贞元元年(...
苏州,“人家尽枕河”的诗意与浪漫
运河水通过众多河道流到了苏州人家门口,杜荀鹤《送人游吴》诗中所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是当时真实写照(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苏州以稻米为主食。在唐代,苏州成为稻田耕作技术最精细的地区。王鏊在《姑苏志》中记载,“红莲程……芒红粒大,有早晚二种。”说明在唐朝,红莲稻已在苏州种植,从宋朝开始一年两熟。值得一提的还有...
七里山塘,流不尽苏州风雅
媒体人欧阳夏丹想起苏州刺史白居易的诗,“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郦波教授来到山塘街,除了想起白居易,也想起曾多次来到山塘的乾隆皇帝。山塘是乾隆梦想中的江南景象。在建造北京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时,他还以山塘街为蓝本,打造了一条苏州街。每到山塘,乾隆皇帝都喜欢策马而行,曾写下诗篇《山塘策马》:“山塘...
《吴门诗韵》——张建祥诗歌创作分享会在苏州甪直镇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建荣表示,张建祥的诗歌清新自然、大气易懂,不难看出诗人善于发现、敢为人先、独立思考的创作历程,他也为甪直挥洒诗情,描述甪直古镇的《甪直一景》《甪直六记》等诗,简洁明了、特色分明。吴中区作协会员、甪直镇文体中心副主任谢云泉表示,《吴门诗韵》反映了时代变迁,有深度、有厚度,同时体现了诗人...
建设“年轻态”城市 培育“更出彩”青年 苏州:解锁“未来之城”的...
在这里遇见诗和远方年轻人选择一个城市、爱上一个城市、定居一个城市,说到底,是因为这座城中有他们想要的生活。阳春四月,“百步芳草四季书香”——苏州市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如约而至,一缕书香漫苏城。在金鸡湖畔,集合了72家知名出版社、1万余册新书好书的书香市集,在短短3天内吸引了超3万人次打卡。这满城...
【佳作欣赏】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2024年第15周优秀作品...
如今,我深深地爱上了诗歌。她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生活的美好温馨。她是我心中的甘泉、灵魂的乐章、文化的小窗口。透过她,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吹泡泡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三(7)班张梓骁指导老师:查静佳“哇!再吹一次!”教室里传来了阵阵欢呼声,原来是杨老师在带领同学们吹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