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S新传名词解释:人即媒介的延伸|前沿理论(小册子有!!!)
一句话减负背诵:德国媒介理论学者基德勒对“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理论内容进一步革新、颠覆,提出了“人是媒介的延伸”,将媒介技术定位在对于人“在世存有”的本质性意义层面。由此,基特勒认为人从来不是历史的主体,而是媒介技术的客体。媒介犹如启动世界的基础设施,开启了人类关于时间、空间、主体性的感知意识。????...
课程讲座 | 基特勒媒介思想与德国媒介研究
德国媒介理论及其所建立的研究范式,源自德国媒介学者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Kittler)的媒介研究。讲座结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德国社会背景,分析为何此时麦克卢汉的思想能够进入德国学界,基特勒又是如何融合麦克卢汉、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和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来发展媒介理论,并重点介绍“媒介决定了我们的境况”、“传播的...
探究“文化的数据”:后人文主义媒介史书写的兴起与发展
在基特勒看来,福柯的话语分析恰好展现了图书馆的档案资料作为一种书写媒介以知识话语的方式在规限现代社会的运作,倘若将分析的立足点从书写媒介的话语转向各种物质性的媒介技术,就能显出一条后人文主义的媒介史研究进路:长期以来,将观念和思想理所当然地看作人的产物,媒介则被贬斥为工具的观点,不过是一种人文主义幻象...
基特勒、德国媒介理论与中国媒介研究——杰弗里·温斯洛普-扬教授...
访谈中介绍了基特勒媒介理论的学术脉络与思想内涵,主要观点有:基特勒早年文学研究为其媒介研究奠定了分析基础;任何媒介都具有物质性,但不等同于物质材料,媒介决定我们的现状,可以从媒介角度考察中国现代性进程;媒介考古学发掘历史盲点,当下媒介考古学呈现为政治性、技术先验与反人类时间这三种趋向;“文化技术”理论强调阅读...
“裸露”的朋友圈:媒介域视角下中国青年的传播隐私管理
“媒介的物质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技术体系中,而技术体系的中介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它的具身实践中。”[1]基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微信朋友圈(以下简称“朋友圈”)的物质性通过用户与朋友圈的具身交互与关系建构得以彰显。此时,物质身体成为德国媒介学家基特勒眼中的“技术媒介”[2]。作为具身传播的前提,用户的身体具有媒介...
破域:数字时代的媒介论
媒介性:从中介化到破域近五年来数字技术的新一轮崛起有一个明显特征:打破既有的各种区隔,对人和社会实施全面渗透(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技术以多样化之形态,动态地嵌入人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这种独一无二的破域性,使得数字技术系统深深地嵌入人类文明之基础性架构。期间数字技术的更迭层出不穷,2021年元宇宙火爆,2022年ChatGPT出圈,2024...
何谓“媒介物质性”:一种马克思主义视角的辨析
不少学者从海德格尔、布洛赫、德勒兹、拉图尔等人的理论,以及新唯物主义、思辨实在论等新思想角度论述了媒介的“物质性”。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学者们从哲学的“物质转向”,从主客融合或关系性的角度重新解读媒介物质性,赋予媒介物质性新的内涵。从关系性角度重新理解媒介物质性究竟是否准确?有何不妥之处?本文...
基特勒电影中神化权威的统治
基特勒的电影话语观是建基于媒介视域之下的。在此基础上,基特勒并没有列举太多具体电影的例子来说明其观点:国家通过电影来宣传自己的权威。但却尽可能详尽地分析了政府权力的工具变化过程,从话语网络1800到话语网络1900,从文学文字到电影影视,从作家诗人到电影导演,它们都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充当了专制权力的诸侯...
青记独家丨“裸露”的朋友圈:媒介域视角下中国青年的传播隐私管理
“媒介的物质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技术体系中,而技术体系的中介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它的具身实践中。”[1]基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微信朋友圈(以下简称“朋友圈”)的物质性通过用户与朋友圈的具身交互与关系建构得以彰显。此时,物质身体成为德国媒介学家基特勒眼中的“技术媒介”[2]。作为具身传播的前提,用户的身体具有媒介...
复活、断亲与媒婆:技术撩拨下的人类交流
Reproduction一词同时具有“复制”和“繁殖”的意思。卡夫卡说,“每一种新媒介都是生产鬼魂的机器”,基特勒则说:“媒介记录和传输的可能性有多大,灵异世界就有多大。”这三位论者都可以说是媒介学者,在这一点上他们取得了共识。如前所述,记录型媒介和传输型媒介的新发展不断地撩拨人们克服距离(异地和死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