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发展 ——记我国著名作物模型学家冯利平教授科研成果
农业气象与气候变化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我国最早开展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的学者之一,底层开发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作物系列模型,突破了关键技术,推动了中国农业模型自主研发和应用,引领了中国农业模型领域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发展贡献了科研力量。
张万里:啃下“硬骨头” 解决“卡脖子” 把科研成果谱写在祖国大地上
现任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导,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长期从事单晶薄膜与滤波器芯片、集成敏感薄膜与传感器芯片、微系统与封装集成技术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科研成果丰硕 我国完成印度洋渔业资源调查
通过调查,科研人员获得了调查海域中上层鱼类、头足类、甲壳类的资源数据。同时,也采集到调查海域浮游生物、鱼卵仔鱼以及水文环境等数据和样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赵宪勇:这次调研弥补了以往中国关于远洋渔业资源科学调查在公海领域的空白。对远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都有重要的意义。
多项大科学装置稳步推进 已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项目自2017年9月30日开工建设,是怀柔科学城第一个开工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目前,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并向国内外用户开放申请,已经取得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从生物分子到人体的全尺度都可“拍照”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在北京怀柔科学城中,我国首创的生物医学领域的大科学工程——多...
“国之重器”紧锣密鼓展开科研工作 预计年内产出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为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引领技术变革而建设的大型复杂科技研究装置,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刚过,以国之重器为依托的科研工作紧锣密鼓展开,预计年内将产出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中国天眼”FAST已发现883颗脉冲星年内计划达千颗...
【新华社】重要成果集中发布!第二次青藏科考“大开箱”
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领衔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专家,带着本次科考十大任务的重要成果在拉萨进行集中发布(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
实探全球首个“不起降的机场”:民航科研成果应用前的“关键一环...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A区部分工程已经于去年12月建成并投用,正在建设的模拟验证机场是示范区B区的重要部分。总的来看,示范区模拟验证机场建成后,将为民航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最后一公里”提供验证平台,解决我国民航安全、运行、服务等方面新技术应用测试验证难的问题。示范区总体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善中国民航科研基础...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科技强国建设有力推进
我国科学论文取得丰硕成果,已经成为全球知识创新的重要贡献者。2021年,国际三大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录索引(CPCI)》分别收录我国科研论文61.2万篇、36.8万篇和3万篇,数量分别位居世界第1、第1和第2位。科技论文质量大幅提升,2022年我国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我国...
最新发布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有哪些特点?有何重要意义?官方答问
从主要完成单位和人员来看,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完成单位除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外,有3家科技企业入围,包括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先正达集团、北京齐禾生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体现了企业在创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研究的一项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成果入选,体现了港澳科...
2024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这些创新成果也有成都“科创基因”
今年2月6日上午,在海南昌江的核电基地,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外穹顶吊装完成,标志着反应堆厂房的主体结构已全部施工完成。“玲龙一号”是由中核集团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化多用途小型堆,是继“华龙一号”后又一国内自主创新重大核电成果。和“华龙一号”一样,“玲龙一号”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