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献天猫双十一,来看看有哪些新书上线吧!
本尼迪克特在这本佳作中比较了三个社会——祖尼人社会、夸扣特尔人社会、多布人社会,揭示了这三个族群的行为差异。这项开创性研究表明,每种人类文化都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征。本尼迪克特在研究中考察了文化与个人的关系。这本大胆直言的著作深入探究了何以为人这个问题。《诺曼底1944:登陆日与史诗般的77天法国战役...
感受非洲铜的心跳——刚果(金)-赞比亚铜矿产业链调研报告
从中国矿业海外开发的历程来看,中国矿业“走出去”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22],不同阶段的主导企业类型有所差异。第一阶段为2004年之前的探索起步期,在此阶段境外矿业投资的主体70%是大型国有矿业企业,民营企业占比30%,第二阶段为2004年-2013年的快速增长期,在此阶段除大型国有企业外,民营企业也进入到境外矿业投资领...
中华文化在新疆的主体地位毋庸置疑
从人类文明史观点来看,中西方对待外来文化的立场和方法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西方文化基因存在过强的主体性和自我优越感,有文明与野蛮的二分法,有东方主义的歧视性文化理论,有文明冲突论与文化战争论,有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唯独缺乏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传统和文明智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国人对文化、民...
访谈:设计师董维华 | 探寻建筑空间的中西文化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未来的建筑及室内设计将更加注重中西方文化融合。在我们业界已经有优秀的老师,如王澍、马岩松等都在探索山水城市,山水环境本身就是我们古人对于生活环境美好的向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我们的环境已经淹没了对自然的追求,再加上西方建筑教育对我们的影响,使其真正的中国建筑...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丨“样式雷”:打破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的...
记者:影响中国古建选址和设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王其亨:中国古建最伟大的理念就是把环境当作本体,也就是人和环境必须对话,这种对话机制在西方建筑里并不存在。我认为中西方建筑设计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环境和建筑谁是本体。西方从来是把建筑当作本体,环境从属于建筑;而中国人恰恰倒过来,建筑从属于环境。
中国建筑中地域建筑理念的重塑—1950—1980年代两次全国设计竞赛
1950年代,全国工业化浪潮带来的建造技术的进步把一度与西方现代建筑脱节的“中国建筑”重新拉回了国际语境(www.e993.com)2024年11月1日。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中国本土文化的独特性,显然答案不再是刻板的地域保护主义或是激进的民族主义。中国建筑设计开始在建筑本体之外找寻突破固有形式观念的基点。随着设计研究带来的建筑认识论...
东西问|王子林:如何从紫禁城文武建筑布局体察中华文脉?
中新社记者:中西方建筑理念存在怎样的差异?紫禁城的布局对周边国家的传统建筑产生哪些影响?王子林:紫禁城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是在儒家思想指导下建造的城,因而产生了一套独特的建筑语言,如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午门等。紫禁城的建筑虽然在外形上无多大的变化,但它的布局及其名字的取向却十分重要,直接关...
中西方建筑有多大的差异
中西建筑美学艺术的差异西方建筑的美学典型代表是古希腊的神庙和中世纪的教堂,西方人将建筑美学比喻成凝固的音乐,这主要由于建筑多以石制为主,建筑作为艺术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现实中物质性的存在又是精神中意识性的延续。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曾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人体作...
从桃花源古建艺术看中西方建筑的文化差异
纵观中西建筑,从直观上,他们的差异就是一个用的是木头,一个用的是石头;一个是铺地展开,一个是凌空高耸。中国人认为树木是有生命的,用来做建筑是有活力的,天人的一种融合,亲人的,而石头是冰冷的,远人的。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对佛寺、道观的态度用对待凡人的住宅一样,主要是为了遮风避雨,并不刻求建筑的永恒...
试论中西方的建筑差异及中国古建筑特点
1.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