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苏东坡的足迹,作家孔见带你读懂那些不一样的宋人宋事
宋代的士大夫身兼政治主体和文化主体双重身份,既是官员,又是学者。孔见的《苏东坡时代》正是追随苏东坡的足迹,走进北宋王朝,见证士大夫群体的安身立命与社会担当,以及内心深处的风光霁月与阴雨晦冥。“任何一个时代,都交集着无数人的命运,惊涛骇浪之下,全是悲欢离合与生离死别。如何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身陷...
巴山蜀水的诗意表达——梁平诗集《一蓑烟雨》研讨会观点辑要
在这两组诗里,我们读到有万千沟壑,有激流浅滩,有林木泉石,有猿声虫鸣,也有雷电风啸。透过这些,我们能发现梁平身上兼具地理学者和诗人的双重身份,令人联想到徐霞客和杜甫这两位历史人物。当下我们面临一个地理空间迅速扁平化的时代,不少人写到景观风物时,往往流于肤浅的体验。而在这两首长诗中,诗人对每一个地理空...
文史丨“美食博主”苏东坡,靠这一口走出人生低谷
苏东坡一生为民尽心尽力,甚至还有两次出色的抗洪经历,他是一位“知菜味”之人。黄庭坚题南唐画家徐熙的一幅《画菜》曾云:不可使士大夫不知此味,不可使天下之民有此色;在中国的士人看来,口味最淡薄的蔬食中,存有的是关于生命之道最悠长的况味。图为恽寿平《蔬果册八开之三》纸本设色广东省博物馆苏...
历史名人的双重身份:苏轼是工程师蔡京是福利推手
苏轼是一位工程师元代赵孟頫绘苏东坡小像。蔡京二十六岁在杭州钱塘县当县尉时,他的上司杭州通判正是三十七岁的苏轼。你知道,苏轼也是一名具有多重身份的宋代名士,既是政治家、学者、蜀党领袖,又是大书法家、美食家、大诗人,不过我们未必知道苏轼的另一个身份——他还是一名充满奇思妙想的工程师。苏轼晚年在惠...
历史上的“歪诗”:刻薄的苏轼,膨胀的乾隆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徐杭平教授的报告选取了诗人余秀华的诗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认为余秀华诗歌之所以遭受不少评论家的批判,不仅仅是因为她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性”的主题,也是因为她身具“女性”与“残疾人”的双重身份。徐杭平将余秀华放在当代文学史的背景下考量,并援引了史铁生对残疾人的性生活等议题...
为文作诗还会治水,苏轼入选水利部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
水利部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这几天上了微博热搜(www.e993.com)2024年12月18日。其中最让网友热议的是这个12人名单中的苏轼,人们惊讶的是,一位文学大家居然还是“历史治水名人”。苏轼的这个双重身份超出了很多网友的知识范畴。苏轼不就会写诗为文吗,难道还会治水?不只是不必惊讶于苏轼既会写诗,又能治水,大凡历史上稍有一些责任感和有所...
中国古代文人到底有多会吃
在历史中,不少大文豪都身兼诗人与美食家的双重身份:陆游、郑板桥、梅尧臣、金圣叹……说到文人与吃,我们不妨这样认为,文人以食为地,以文为天,饮食同文化融洽,天地相合,才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于是才有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23年只剩一个月!这50本新书能否成为今年的畅销黑马?
本书作者循着这份官方档案提供的线索,深入事发当地,采访了众多当事人,结合大量一手史料,开始追寻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并最终发现,这场屠杀中的许多人都兼具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双重身份,他们原本并非什么“克族人”“塞族人”,而是共同生活、不分彼此的邻居。他揭示了地方杀戮所造成的动荡实际上是创造了对民族性的全新...
毛道生:明晰阅读的方向与方法,保持自我革新的勇气
教师兼具“教书人”和“读书人”双重身份,读书是教师天然的职业要求和生存状态。对于教师而言,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毋庸讳言,但需要明晰阅读的困境、方向和方法,以促进教师的阅读自觉。一、在主动与被动中突破阅读困境阅读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教师修己与育人的双重所需。每一位教师都要做“爱读书的老师”。教师要善于从...
快哉东坡·政治家:乌台霜尽海空阔
在科举时代,许多人将“学而优则仕”作为自己的人生规划,其中的佼佼者往往兼具文学家和政治家的双重身份。苏轼曾官至礼部尚书,对于醉心仕途的人来说,这无疑代表着成功。但是,苏轼四十年的仕途充满坎坷,“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天下”是对其最生动的写照。“乌台诗案”是苏轼仕途的重要转折,更是他精神境界的一次次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