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伟:丝绸之路上的唐代入华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新探
阿罗憾应是一位在中亚地区颇具声望的波斯国大酋长,亦或中亚某地的大酋长,因其与波斯关系密切或波斯曾据其地而被称为波斯国大酋长,目前并没有证据显示其为景教徒、波斯王室成员,抑或琐罗亚斯德教文献中救世主瓦赫兰(Bahram)的原型人物,但其部分事迹可能被瓦赫兰所吸收,当前学界对阿罗憾及其事迹存在过度解释之嫌。651年...
李新烽:郑和远航非洲与中非文明互鉴
联合考古队队长库辛巴强调:“这是考古学者首次在东非地区发现具有中国血缘的古代人骨遗骸。”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穆扎楞多·基本嘉(MzalendoKibunjia)表示:“这为中国人曾到达东非海岸提供了新的证据。”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考古学者凯撒·比塔(CaesarBita)撰写考古报告指出,他们在肯尼亚东海岸发现了疑似明代郑和船队的沉...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丨蜀道在世界文明史与世界交通史上都是...
斯里兰卡出土过秦半两钱,也是南海丝绸之路通行的物证。此外,敦煌入蜀道路也可以看作西北丝绸之路的支线。敦煌马圈湾出土的汉简里面有“驱驴士”“之蜀”的见闻,记载了50个专门赶驴的士兵,赶了五百头驴到成都平原,这条路就是后来人们称为“青海道”的路。河西的驴通过这条路可以到蜀地,而居延汉简也记载了四...
一周文化讲座|卡夫卡:百年经典与永恒困境
北京|文本、文献与史实:十至十三世纪历史研究的新面相时间:6月2日(周日)8:40-17:40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报告厅嘉宾:李寒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王岩(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等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博士生学术会议,与会博士生将分别做题为《刘克庄拟制...
【巡礼马衔山】《禹王书》的历史意识
“敦煌三部曲”:重述丝路文明冯玉雷的小说以历史题材为主,他的敦煌系列三部曲是在扎实的史料阅读基础上构思创作的。出版于1998年的《敦煌百年祭》以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及斯坦因等西方探险家盗宝的基本史实为依据,呈现出“一段文化悲剧,学术悲剧,历史悲剧,社会悲剧”。八年后问世的《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
一周文化讲座|卡夫卡:百年经典与永恒困境_腾讯新闻
北京|文本、文献与史实:十至十三世纪历史研究的新面相时间:6月2日(周日)8:40-17:40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报告厅嘉宾:李寒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王岩(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等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博士生学术会议,与会博士生将分别做题为《刘克庄拟制...
【溯源甘肃】河西走廊——贯通古今的历史文化长廊
河西走廊的交通便利、供给良好,以国内发现最完整的敦煌悬泉遗址为代表,沿途有完善的官设驿站,保证丝路的畅通,河西走廊被誉为丝绸之路的“黄金段”,历史时期“商旅相望,不绝于道”,因此留下了丰富的丝路文化遗存。其中以汉唐时期国际商业民族粟特九姓胡人的聚居地遗址为代表,沿着走廊重镇沙州(敦煌)、瓜州(安西)、...
聆听渐行渐远的古运河——专访《大运千年》纪录片总导演陈举
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关于中原古运河的遗迹很难找寻,很多仅仅停留在史书和典籍的记载里,存在唐诗宋词和话本的片言碎语里。河南境内保存完好的运河河段屈指可数,一些遗址在经过挖掘勘探之后,又进行了保护性地回填,缺少观众最想看到也最为直观的“证据”。考虑到这些原因,我们在后期处理的时候,也做了...
一周文化讲座|卡夫卡:百年经典与永恒困境_腾讯新闻
北京|文本、文献与史实:十至十三世纪历史研究的新面相时间:6月2日(周日)8:40-17:40地点: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报告厅嘉宾:李寒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王岩(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等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博士生学术会议,与会博士生将分别做题为《刘克庄拟制...
葛承雍:追寻胡汉研究的细节,揭开那些隐秘的史实
葛承雍:70年来随着新中国的建设发展,考古文物发现从远古到中古,都有超越前人的重大发现,汉唐之间更是屡屡有我们想象不到的新材料涌现出来,像甘肃敦煌悬泉汉简的发现,记载了西汉后期曾有二十多个国家的使者、商人通过河西走廊往来于长安与西域之间,这是丝绸之路的确凿证据,我据此批驳一些外国学者说丝绸之路是虚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