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中亚拾遗
康国为昭武九国之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大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名城撒马尔罕附近。唐朝时期盛行的“乞寒节”便源于康国。唐武德十年,康国使者首次入朝,献狮子、金桃、银桃和胡旋女等。康国高僧康僧会曾赴中原弘传佛法,广结善缘,传说还与修建上海龙华寺颇具渊源。石国位居昭武九国第二,在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附近。
烽燧、古墓与城池:显微镜下的丝绸之路
龟兹,从汉至唐,曾是西域的核心地带。龟兹是连接天山南北的枢纽,也是东西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中道的腹心。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得龟兹一度成为西域第一大国。唐高宗年间,安西都护府从西州迁至龟兹,唐朝管辖西域的中心设立在此。“若得龟兹,则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东汉将领班超曾断言。在地图上,今天...
丝绸之路13,贞观:初心不改,等待求法的机会,玄奘求学遇高僧
在这些西行求法的僧侣当中,最著名、成就最高的就是玄奘。玄奘俗姓陈,陈留(今河南开封)人,是汉代太丘长陈仲弓的后人。陈家是官宦世家,同时也是书香门第,玄奘的曾祖父陈钦是后魏的上太守;他的祖父陈康学问渊博,德才兼备,是国子监的博士;他的父亲陈慧,是一个风流倜傥的英才,年轻时在经书学问上就有了深厚造诣。史...
《唐诡2》高僧摩什有原型,他比玄奘还伟大,是顶级的佛学翻译家
不愧是严谨的《唐诡》团队,摩什的原型是高僧鸠摩罗什,出生于天竺望族,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游学各国誉满西域,20岁回到龟兹。他最突出的贡献是佛经翻译,与弟子们共同翻译了多部佛教经典,比如《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
在丝绸之路上行走的商人、使臣、旅行家,许多都是有故事的人
汉武帝建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38年,26岁的张骞带领向导、随员等100余人,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张骞西行号称“凿空”,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丝绸之路。张骞是第一个以官方使臣身份走进西域的人,亲眼看到那片神秘土地,并带回了关于西域的真实知识。从此,中原王朝对于西域、对于那个时代所说的“西方”,便不再停留于奇异...
关于唐代“丝绸之路”文学研究的思考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白化文等校注)、赞宁《宋高僧传》(范祥雍点校)、《大宋僧史略》(富世平校注)等,著者皆为怀抱信仰的高僧,记述的多是自己或传主的佛国亲历,提供的关于西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地理人文史料丰富,是唐代“丝绸之路”文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大唐西域记》为最,厥功甚伟,非他...
与法显、玄奘齐名的高僧义净法师:中国古代海上求法第一人
义净法师是第一个从海上赴印度求法的僧人,在玄奘、法显两位从西域陆路去印度西游之后,成为我国早期最为杰出的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义净法师自印度回国后到玄宗开元元年(713)圆寂,十八年间,共译出经书107部、428卷、50万颂。他不仅是行走在海上丝绸之路上高知名度的历史人物之一,更通过《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距今1300多年的荐福寺小雁塔:义净大师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
义净大师的译场,不仅仅有来自西域各个国家的高僧大德参与,而且还有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的僧人。荐福寺在以后的朝代中,沿袭了开放包容的国际交流的形式。相继有古印度、新罗、日本等国的僧人大德,纷纷来此交流学习,打破了佛教的宗派限制。在这里驻锡过的高僧很多,足以体现出了当时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的发达程度。
多次重走丝绸之路,被称“当代唐玄奘”,杭州这里可以看到他的足迹
在饱受病痛折磨,前途迷茫之时,受到东京国立博物馆《玄奘三藏像》的启发,平山郁夫创作出《佛教传来》:大漠茫茫之中,一位艰难跋涉的僧侣用尽最后一点气力到达绿洲。这幅描绘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求法归来的作品,开启了平山郁夫创作丝路主题作品的绘画生涯。《佛教传来》;1959年;平山郁夫...
高僧义净海上求法(大运河上的故事)
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义净圆寂于长安,其灵塔则建于“洛京龙门北之高冈”。义净最终与自己的两位偶像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求法高僧”。译经之余,玄奘著有《大唐西域记》,记述西行见闻;义净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等书,讲到不少走海上丝绸之路西行求法的高僧,感兴趣者不妨看看。(洛报融媒·洛阳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