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古籍保护研究院十岁了:曾“复活”失传的开化纸,保存寿命可达...
11月22日,复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下称“复旦古保院”)迎来建院10周年。当日下午,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江湾校区李兆基图书馆举行。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发言。澎湃新闻记者鞠文韬摄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
【文史论坛】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踪凡
其实,孔子的工作是有文本基础的,这是中国最早的系统性的古籍整理,并不是空无依傍的创作。“六经”除了《乐经》已经失传,其余“五经”皆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也是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西汉成帝、哀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对国家典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汇集、整理、校订工作。孔子以个人之力整理文献,主要集中于六部重...
复旦古籍保护研究院:曾“复活”失传的开化纸,保存寿命可达千年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谈及学科交叉对于古籍保护的重要意义,“传统的古籍保护手段多依赖于前人的经验总结,缺乏对科学保护机理等探究。但古保院则定位集科研、教学与保护于一体,突破古籍修复的消极保护范畴,将科学研究和现代技术融入古籍保护之中。”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
【历史文化】现存的中国地方志有多少?
根据日本人山根幸夫编的《日本现存明代方志目录》(1971年增补版)统计,仅日本12个图书馆所藏的明代方志就有300多部,其中57种国内已经失传。美国搜购中国古籍大约从19世纪中叶开始。1918年后,美国国会图书馆几次派人到中国各省采购地方志,如1933年曾买走了山东人高维翰用20年时间收集的100多种山东志书。现在,中国地...
全国首家古籍保护研究院10岁了,从农民到院士都是“座上宾”
就以复旦大学古保院复原的开化纸造纸技术为例,正是由于康熙乾隆年间大量印制四库全书等典籍,使得荛花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很多名贵的纸张制造技艺都是因为原材料问题而失传的。2016年,当得知开化纸的重要原料是荛花时,当时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已于2017年离世)就搜集了全国各地所有荛花亚种...
文化中国行丨古人竟然也求“代购”?在简牍中感受千年前的烟火气
海昏简牍:发现失传1800多年《齐论语》2015年,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轰动了全世界,其中,在刘贺墓主椁室西北回廊北部发现有5200余枚竹简木牍,引发极大关注(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海昏侯墓出土的《论语》,在今年9月被编进了2024年秋季义务教育教材,它是失传1800多年的《齐论语》版本。这些简牍背后还蕴藏着哪些历史信息和文化密码?让我们...
历史典籍中的南海
地理史学家鞠继武认为,我国最早记载南海及南海诸岛的古籍,是公元1-2世纪东汉时由杨孚撰写的《异物志》,此书早已失传,但有不少类书引录其文。据1964年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的明朝正德残本影印本《异物志》述,“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礁石。”“涨海”是古代中国人对南海的泛称,“崎头”是古代中国人对岛礁、滩、沙洲的...
保护好、传承好宝贵典籍版本(中国道路中国梦·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
这当中,尤以存世数量巨大、传承较为系统的古籍为代表。广义的历史典籍版本包括甲骨文、金文、简帛、石刻、唐宋元明清及近代的手写本、印刷品等,它们具有文物价值,不可再生,却蕴藏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作为古籍工作者,我的使命就是整理研究古籍,保护好、传承好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宝贵典籍版本,展现中华...
陈思:揭示太阳活动与疫情的奇妙关系,让历史古籍成为科学研究的宝藏
在中国古代历史文明时期,关于流行病的记载丰富且错综复杂,历史古籍中主要有三本书记录到我国过去发生的疫灾,分别是张德二先生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记录了流行病疫灾和蝗虫蝗灾等,浙江的医生张志斌医生整理的过去两千年的《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以及龚胜生先生整理的《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看到这些前人...
触摸文物古籍脉动 了解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
展览上,见证史前文化大交流的马家窑彩陶,唐朝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琴与长鼓,汉文、满文、蒙古文3种文字版本的《孟子》,记载西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清代彝文古籍《西南彝志》等,文物和古籍交相辉映,共同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展现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脉络和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