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非遗知名度 “进博大舞台”助力民间小物件走得更远
“老乌货”传统制陶技艺是一门源自威海本地的传统技艺,手艺人一般挖本地的原生淤积土(俗称:乌油膏泥)当作原料,后经过洗料、过筛、练泥、做坯等工序后,放入窑中低温烧制即可。2023年,该技艺被列入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承载着无数威海人记忆的“老乌货”在当前已经成了徐安明嘴里的“小众货”。
专访潘鲁生:保护人类遗产就是传续文化的种子
光明网讯(记者靳铃涵)近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及“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60)丨民俗传承着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延续至今...
2006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泰山石敢当习俗”的申报,我参与了调研写作,此后有关内容结集成书《泰山石敢当》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出版;“白蛇传”“梁祝”“孟姜女”和“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其中前三个,均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从2006年起,我接受山东沂源县的委托,带领山东大学民...
进了腊月就是年!福山人的过年必备物件安排上了
剪纸是一项传统的民间工艺福山剪纸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一直深受市民的喜爱也是喜庆日子里必不可少的一份烟火气通过“一折、一画、一剪”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剪纸作品便跃然而出此外福山区书法家协会开展的写春联送祝福活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在银河明珠社区书法家们聚在一起写福字和对联并将...
探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这群大学生在“三下乡...
柚子龟,顾名思义,就是用柚子做成的“乌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在老一辈的土家人口中,这个可爱的小物件有另外一个名字——火种包。作为土家族人的刘仲华,对火种包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成年后在酉水河镇卫生院当医生的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制作。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团”亮相天水——文旅融合讲好非遗传承...
兰州太平鼓舞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并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www.e993.com)2024年12月18日。太平鼓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英雄气魄,其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魅力,有鼓舞盛世、庆贺新年太平之意。作为嘉峪关本地最具代表性的非遗特色小吃嘉峪关烤肉,此次也惊艳亮相天水。嘉峪关...
【守艺】“这二百年多年的老手艺,别让它失传了”
如今,官场村麦秆手工扇的制作技艺成为了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胡桂英和这门古老的技艺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除了扇子,她还用心研究,做成一些花瓶、葫芦、茶杯茶壶、挂件等更受年轻人和小朋友喜爱的作品,她希望这些小小的改变和创意,能让这传统的手艺流传得更久一点。
杭州好多年轻人一下班,都在追!这个失而复得的故事,藏着它火爆的...
我推测这个仁和张姓人氏,有可能是杭州回春堂派到福州去开设分店的,故仍袭用回春堂之名。杭州回春堂主人为有别于福州回春堂,加上了姓字——“方回春堂”。当我查阅2009年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当时的上城区政协组织编撰的《走读中山路——杭州中山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拾遗》一书时,关于“方回春堂”一文的介绍中,果然...
陕西文物探探探|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一座把古民居集中起来...
初闻“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你可能会认为是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艺术为主的文博单位,如果这样想,那可就太片面了。这里展示的不仅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各个时期8600多根雕刻精美的拴马桩;别的博物馆展示的是可移动文物或藏品,这里不仅展陈老物件,更有从关中各地迁复建而来的40院近千间明清传统民居;别的...
80后的回忆:渐渐消失的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哪些戳中了你的泪点
最楸心的是算盘,再过三十年,会打算盘和拥有算盘者可能会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六个老物件:老式暖瓶铁皮老暖瓶据老人说,这种铁皮暖水瓶的铁皮外套是自行车链条加工后的边料做的。真的是这样的吗?当时也比较流行用竹篾编织的保温壶套的暖瓶。第七个老物件:木质脸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