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家庙:让古建筑成为城市历史的讲述者
中国传统祠堂、庙宇中壁画、雕塑等艺术装饰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在识字率不高的古代、近代传统社会中最有效的传播载体之一。所以,传统建筑有着“砖头、石头、木头的史书”的美誉。“木石工琢·祠宇重光——刘氏家庙建筑工艺展”向市民群众逐一解读了刘氏家庙这座传统建筑的活标本的建筑工艺,以期让市民群众通过观展,了解...
...番禺石壁屏山郭氏大宗祠对研究古代祠堂文化有一定历史价值
祠堂头门墀头砖雕灰塑嘉庆道光年碑刻郭显性、郭显隆(革命人物)手写简历祠堂始建年代不祥。据现村碑铭和族谱记载,该祠堂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48年),清朝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民国...
深入解读:浏阳宗族、祠堂文化!
黎宿用皇帝奖励的钱财建了黎氏大宗祠,并将剩余的钱财用于办学,使得潢涌村不仅有了物质财富,还有了文化滋养,从而一代代发展起来。建筑特点达浒黎氏宗祠具有浓厚的岭南建筑特色,是家族古建筑艺术的宝贵遗产。祠堂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尽管经过了历代的多次修葺,但仍然保持了原来的雕...
保护广东祠堂,让传统文化不再空洞
2023年7月-2024年3月,刘茂军带领课题组的学生们深入广州、潮州、梅州等地,走访了128个祠堂,并通过文献、政府网站等渠道广泛了解广东省祠堂状况,形成了《关于广东省祠堂保护利用的建议》。这份颇有含金量的调研报告,展示了广东祠堂所承载的独特文化和现状,提醒人们要记住乡愁。祠堂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刘茂军是韩山师...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研究与思考
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
【历史文化】“方志”二字最早出自何处?
杜甫草堂诗史堂的楹联“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说到了成都武侯祠、万里桥。杜甫草堂(图源:微成都)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寄内”诗和“寄外”诗,寄外诗就是妻子写给丈夫的诗,黄峨的诗是中国文学史上“寄外”诗的代表。
石雕柱墩柱础在祠堂建筑中的历史地位
石雕柱墩柱础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祠堂建筑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祠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建筑风格和构造不仅体现了古代建筑技艺的精湛,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沿革。本文将探讨石雕柱墩柱础在祠堂建筑中的演变历史及其在建筑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文化中国行|无锡惠山古镇:雅与潮,“露天历史博物馆”焕发新光彩
惠山古镇景区历史文化街区人如潮涌5月2日下午,记者走进惠山古镇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与熙熙攘攘的人潮一同“扑面而来”。青石板路、小桥流水、庄重肃穆的祠堂和庙宇……每一处都古色古香、别有韵味;品茶、吃特色美食、体验惠山泥人制作……不同年龄层的游客都能在这里寻得趣味、怡然自得。“五一”...
昭通1地在列!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公示!
历史上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北正街与昭通北门趣马门相连是古城极具代表、体现昭通历史文化和特色传统的街区昭阳区北正街北正街历史建筑保存较好还有不少古树名木街区内的迟家大院(迟家花园)属于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整体建筑由铺面、祠堂、公馆...
宋城通讯 | 才子书乡耀临川——江西抚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纪实之一
抚州,古称“临川”,因两面近水而得名,自东汉始建县,三国孙吴置临川郡,至隋改郡扩州易名抚州,一直沿袭至今,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置历史,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古往今来,秀而能文、刚而不屈的临川人书写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临川文化,其中才子文化更是灿若星河的临川文化最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