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汉字叔叔”理查德·西尔斯:研究汉字给我带来无限乐趣
如此侃侃而谈的,不是中国学者,而是美国的一位中文爱好者——理查德·西尔斯。从22岁学习汉语,到40岁开始研究汉字,再到52岁创建免费的汉字字源网站,理查德·西尔斯痴迷中国语言文字,被中国和世界网友称为“汉字叔叔”。实际上,理查德·西尔斯拥有物理学学士和计算机硕士学位,完全是理工科出身,与中国语言文字结缘,是因为...
从汉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访甲骨文学者、清华大学教授黄天树
如今,75岁高龄的黄天树作为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仍在致力于汉字的研究和地下出土的古文字研究。2022年,其十年磨一剑主编的著作《甲骨文摹本大系》出版,被学界誉为“甲骨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记者就文字与文化传承、文化自信问题对黄天树教授进行了专访...
学者倡议把“汉字”的英文定为hanzi
学者倡议把“汉字”的英文定为hanzi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18日电(记者许婧)4月20日是联合国中文日(UNChineseLanguageDay),上海杉达学院英语系教授兼外语学院院长、语料应用与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曾泰元倡议,把“汉字”的英文定为hanzi。曾泰元表示,“汉字”的英文长久以来都作Chinesecharacter(“中文字符”),是公...
招生简章|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新时代汉字...
潘朝霖:贵州民族大学水书文化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贵州省文史馆馆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原副会长、贵州省水家学会原副会长。蒋玉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导,兼任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朱志伟:方正集团高级技术专家,曾任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首席字体设计...
汉字文化圈的近代新词语有哪些?这场国际学术研讨会告诉你答案
越南汉喃研究院院长阮俊强“汉字传播是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的一个研究方向,我们关于近现代东亚汉字文化圈的新词义研究,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材料、概念与翻译研究等方面做一些拓展和推动。所以,我们这次也邀请到了来自日本、韩国和越南的学者,一起进行交流,从而推动中华文化更...
汉字“考古”,跟着南京学者感受中国文字的血脉流动
投身汉字研究二十余年在很多人眼里,颜煦之与文字的渊源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他曾任江苏《少年文艺》主编及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负责人(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另一部分是他退休后投身于汉字溯源,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对颜煦之个人而言,他与文字的渊源则要追溯至上世纪在苏北水乡度过的童年。其时,颜煦之上学没多久,字也识不全,但他爱读书。
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赏读《汉字中国》
作者:李守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中国的汉字不仅源远,而且流长,是唯一使用至今的自源古老表意文字体系,曾是人类文化史上的“谜”。戴着“文字的唯一价值就是记录语言”的眼镜看汉字,当然理解不了汉字。当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了自信,汉字这个谜也就逐层解开:汉字从来就不仅仅是...
连写带画,汉字可以讲故事
日前,《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被称为“汉字叔叔”的美国学者、汉字字源数据库创始人理查德·西尔斯(下称其中文名“斯睿德”),探讨关于中国文化的学习经历与传播经验。20多年前,斯睿德开创汉字字源网,用20年时间整理甲骨文、小篆等字形并放到网上,输入汉字就可查看字形,打动中国网友,被大家称为“汉字叔叔”;...
热爱汉字的老外有福了——由马子恺倡议并精心创作图版作品,《从...
《从汉字中感悟中国智慧》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用英文撰写讲解汉字艺术的外文原版著作,日前在英国剑桥问世。该书由当代国学艺术名家马子恺先生倡议并精心创作图版作品,文章部分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张卫晴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关涛教授、唐鸥、马元清四位专家学者编写,齐心协力克服各种难题,历经五载,终获成书,由剑桥学者出版社正...
保存汉字的百年努力,能让它留在AI时代吗?
每个人都知道被误解的感觉和含义。几个世纪以来,汉字一直是中西方困惑、竞争和文化障碍的根源。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就称汉字为“长城”。在中西交流史上,经历过浪漫、幻灭、接受和排斥的戏剧变化。通过研究字母和表意文字系统之间的互动或冲突,基本上可以勾勒出这种关系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