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大社哪些书登上了各家年度榜单?
它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文化传统的脉络与体系,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以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来解读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民族精神、社会传习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探讨中国文化发展的前途。2023年最受政治学人欢迎的专业著作·跨学科专著读者新媒体2023年度影响力书单出版人杂志2023年度...
【新时代的科学学】嘉宾观点丨浦江创新论坛——2024科技创新智库...
◆3.科学精神气质(ethos)是科学活动核心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默顿对科学精神气质的定义是:“一套有感情色彩的、约束科学家价值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用规定、排斥、偏爱、赞同的形式表达。它们是借助建制的价值获得合法地位的”。科学精神气质的四个要素是普遍性(Universalism)、公有性(Communism)、无私性(Disinte...
2023年社会学研究发展报告|科学|奥运|方法论|经济学_网易订阅
应以认真、严肃的科学调查态度和精神赢得被调查者的尊重;以科学、平和、通俗易懂的调查语言和技巧获得被调查者的信任;以换位的角色和意识理解被调查者的处境和想法,使被调查者从调查中有所收获。陈云松认为,综合运用数据算法,能够提高发现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研究结论的适用性,增强调查研究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能力。
科学范式是否真的到了变革的前夕,还是仍在混乱之中?|科学四十人...
托马斯·库恩是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影响很大,创造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术语,如科学革命、结构、常规科学、范式、范式转换、反常,等等。其中,范式和范式转换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多沿用。今天,这变成一个问题。很多人认为,我们又处在一次科学革命之中,新技术、新理论喷涌而出。我们能不能用库恩的...
科学家精神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时代特征 | 科技导报
默顿提倡科学的精神气质具有4要素——普遍性、无私利性、无偏见性、有条件的怀疑,在一定时期几乎成为科学精神的标准答案。科学精神不仅蕴含坚持真理的科研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蕴含理性质疑、求真务实等社会文化。20世纪初,中国学者开始对科学精神进行探讨。1916年任鸿隽在《科学精神论》一文中指出,科学精神至少有...
刘海龙大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考研资料!
“麻醉精神”是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观的主要内容之一(www.e993.com)2024年11月2日。其认为,现代大众传插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当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他们把读、听、看、思考等活动当成行动的代替物。他们有知识、有兴趣,也有关于...
百年复兴与科学家精神的形成丨建党百年·青年说
20??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学家默顿(R.K.Merton)认为近代科学的兴起与科学特有的精神气质有着必然的联系。默顿系统论述了科学具有的社会规范,提出了以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性为主要内含的“科学的精神特质(ethos)”,“是指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以...
教授低龄化是国家学术依附性之表现——近代中国“少壮派教授...
他们在学术体制中的占比持续上升,影响力日增;那些旧式学人则日渐边缘化。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海归人才的持续增加,这种现象进一步凸显,“少壮派教授”的队伍更是蔚为壮观。此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即便是在此之后,依旧不绝如缕。举隅如表1所示。
深柳读书|具身性之思想溯源、概念廓清与学科价值 ——一种对具身...
深受戈夫曼互动秩序、福柯规训系统等研究的影响,旨在揭示身体的象征意义及其背后的符号互动、意识形态和权力的配置关系等,在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传统、文化研究中早已有迹可循,因而不过是在旧有的传播研究范式中添加关于身体的新的经验材料;另一支是引入具身性(embodied/embodiment)视角,从而开启一种具身传播研究。
干货!这些线上微课,教你宅家也能搞学术!
所以我对一天时间的安排是:上午做一些比较程序化和琐碎的工作,比如下载文献、常规性地整理数据、整理学术论文所涉及到的一些制度背景等;在科研状态高峰的下午和晚上,就基本把手机和电脑断网(或者刻意远离手机、电脑少上网),然后集中攻克学术研究中非程序化、需要大段时间投入才能做的事情。你也可以尝试找到自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