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衰退,3省经济总和仍不及广东 然而,其历史贡献不应被忽视
东北的工业基础也得益于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比如军阀张作霖,他在统一东北后,不惜一切代价发展民族工业。日本占领期间,东北的工业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不仅生产工业品运往日本,还为前线提供军需物资。抗战胜利后,得益于苏联的援助,东北成为我国最早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地区,当时是亚洲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东北还有...
锁禁关外——话说清代东北封禁政策及其失败原因
对于东三盟蒙古地区的封禁措施则稍晚一些。乾隆十三年,清政府正式发布了针对蒙古地区的封禁令,要求蒙古地方官员“逐一稽考所属民人的数量”,并设立乡长、总甲、牌头等职位,专门负责稽查“行踪可疑之人”。此外,所有借口为佣工而进入的外来民人,一律驱逐返回。不仅限制关内百姓进入东北地区,清廷还在东北内部实行严...
刘凤云 | 论清朝对东北的有效行政管辖及“大一统”农耕文明的形成...
清朝在黑龙江地区正是通过编旗、驻兵、设官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有效的行政管辖。顺康时期,由于清朝在东北部边疆兵力部署不足,沙俄侵略者趁势嚣张起来。为了征服清朝的边民,他们从贝加尔湖流窜到黑龙江流域,筑室盘踞,其中最主要的是尼布楚、雅克萨、楚库柏兴三处,从而控制了黑龙江北岸的广大地区。其军职人员就有二千余人...
辛亥革命时清朝已失去对东北的控制故未退守东北
要想保住东北就只能从关内移民,可这样就不可避免会使东北被关内汉人同化。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把东北的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改为了和内地一样的行省。从此清朝在东北不再设将军,而是设置与内地一样的总督、巡抚进行管辖。这次改制使东北在行政建制上已与中原内地毫无二致。宣统三年(1911年)的武昌...
清朝为什么不让满人充实东北,打造实力雄厚的满洲地区留个后路?
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清朝为了防止老家被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禁止内地百姓迁居关外,因此去东北也称“闯关东”,闯关过卡的闯。既然不允许汉人“闯关东”,为什么不让大量的满人充实东北、打造一个人力物力雄厚的满洲地区呢?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清朝不是不想让满人保持英勇的战斗力、积极进取的民族心态,...
清朝为了新疆,能和俄罗斯拼命,而对于外东北为何却轻易放弃了?
于是,他们不仅驻扎大军巡逻戍边,还采取了一系列同化政策,试图将新疆深深融入中原文化(www.e993.com)2024年10月29日。这些措施虽然艰难,但最终还是收获了可喜的成果。到了乾隆时期,新疆的维吾尔人已经基本上认同了清朝的统治,成为了中华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不仅巩固了清朝在西北的统治,也为后来的西部开发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新疆的收复,成为了...
梅新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东北第三次发展机遇
一、晚清全面开放东北封禁与东北建省为东北抓住国际牛市周期机遇创造了较好条件清朝前期,东北发展长期严重滞后,在很多方面比明朝时期明显倒退,关键原因在于清政府长期封禁东北,禁止汉人流入,导致晚清时沙俄轻而易举攫取了这块清朝“龙兴之地”近六成领土。面对东北六成领土沦丧的惨痛代价,面对东北剩余领土主权继续惨遭不断...
为什么清朝为了新疆和俄罗斯玩命,而外东北却轻易放弃了?
然而,由于外东北地广人稀,而且天高皇帝远,清朝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和开发一直较为松散和消极。此外,清朝对外东北的军事防御也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像样的行政机构和驻军,只设立了黑龙江将军和各地的卡伦,负责外东北的防务和贸易。在清政府这样的态度和政策下,使得这一地区的人口和资源逐渐减少,与内地的联系也越来越疏...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东北第三次发展机遇
晚清东北建省抓住国际牛市周期清朝前期,东北发展长期严重滞后,在很多方面比明朝时期明显倒退,关键原因在于清政府长期封禁东北,禁止汉人流入,导致晚清时沙俄轻而易举攫取了这块清朝“龙兴之地”近六成领土。面对东北六成领土沦丧的惨痛代价,以及财政经济压力,1907年晚清全面开放了东北封禁,并在东北建省,从而实现了东北经...
东北振兴口号喊了20年,这些年究竟振兴了什么?国家投入有多大?
2004年,中央面对昔日共和国长子的凋敝现状,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方向,憧憬通过扶持来实现东北经济、工业以及人口的复兴。弹指一挥间,振兴东北的口号也已经响彻二十年之久,在今年10月27日,中央再次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其中提到将对东北进行新一轮振兴扶持。